第十九章、真相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真相 (1 / 3)
        正当高大炮洋洋自得的打算结束轻机枪的讲解,准备向军官们介绍重机枪的时候,台下的杨冬青皱了皱眉头,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小声提醒道:“大炮,还有勃朗宁呢。”

        别看只不过轻轻一句话,顿时羞得讲台上人高马大的壮实汉子,刷的一下就涨红了脸,嘴里惭愧的不断连声支吾着:“哦对,对,还有勃朗宁忘了跟大伙提了。你看我这个熊记性吧。”

        说着赶紧栽下头赶紧从讲台附近一挺重机枪旁,提起了所谓的勃朗宁轻机枪架到讲台上:“各位弟兄别见怪,不是大炮有心瞒着大伙,是因为这种机枪正宗的原装货实在太少了,恐怕除了税警总团,全中国的陆军里面也找不出几挺了。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美国勃朗宁M2式127mm大口径机枪的变形产品,就这还不是原枪。为啥兄弟单单把它忘了呢,听我慢慢道来。各位也见到了,这枪一看就明白口径比别的机枪要大。要真格说起来呀,这枪实在算不上是机枪,就是人家**最开始也是管它叫自动步枪,后来才归置到轻机枪里面的。

        兄弟现在给大家看的这个枪也是捷克生产的,是按照**M1921式127mm机枪改造出来的,用的是762mm枪弹,正式名称叫1928年型792mm勃朗宁轻机枪。老美不够意思,支援咱们的武器里面没这个枪,兄弟现在手里拿的还是当年国民政府从捷克购买的。当时主要装备在中央军的八十八师那几个‘德式师’里。这枪表尺射程1800m,有效射程1650m,理论射速每分钟450到600发,自动方式为枪管短后坐式,闭锁方式为闭锁卡铁起落式,可以用散弹链也可以用20发弹匣,全枪长3mm,枪管长500mm,膛线右旋8条,缠距381mm,全枪重十八斤多。这个枪的重量大,弹匣在扳机位置,射速高,火力猛,而且可以调节成快速和慢速两种射击模式,提把比捷克ZB27靠后,在枪的正中间,机动性好,更换枪管也方便,不像原装的美国货得在军械所才能更换。去了枪架重量要轻不少,带上120发的弹链可以顶**用,就是重量大了点,比较沉。这个枪咱们装备的少,所以刚才老高刚才就把这家伙给忘了,不好意思,还望在座各位兄弟多多海涵。”说罢抱拳冲台下做了个罗圈揖。

        台下军官纷纷点头表示理解,一个个催促着高大炮继续。见众人并没有因为险些漏讲了而责怪的意思,高大炮顺嘴说起了题外话:“可能有兄弟会问,人家八十八师不是德械师吗?不是委员长专门请的德国教官,采用德国的模式编成训练,装备也是一水儿德式的吗?怎么从你高大炮嘴里出来就变成德式师了呢?这话我说了不算,具体里面啥弯弯绕绕的俺也说不明白,还是有请教导队的杨冬青连长给大伙解释解释,大伙欢迎。”

        底下听了他的话持有疑义的不少军官正在暗暗纳闷,见高大炮忽然推出个人来这才停止了小声的议论,疑惑的打量着杨冬青,看他怎么说。

        杨冬青也不客气,站起来转身冲着全场行了个军礼,对着大伙详细地解释起来:“兄弟杨冬青,来咱们团前曾经在八十八师里干过一段时间,随军参加过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因此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比较合适。”

        听了他的话,在座的军官这才恍然大悟,对教导队的看法不觉又提高了几分,纷纷打起精神认真听了起来。

        “刚才大炮兄弟提到两个名词,一个是‘德式师’,一个是‘德械师’。可能听说过这两个词的弟兄对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不甚了了,搞不清到底有啥不同。下面冬青就自己的耳闻目睹谈一下不成熟的看法。

        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于1931年12月由原国民警卫第2师改编而成,1936年12月完成整编。全师由师直属队,两个步兵旅,两个补充团组成,总兵力约14万人。

        这其中呢,师直属队含有1个炮兵营;3个榴弹炮连(12门75毫米山炮);1个战防炮连(4门37毫米战防炮);1个高射炮连(4门20毫米高射炮);1个工兵营;1个通信营(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1个辎重营;1个特务营;1个卫生队(平时为师医院)。

        师辖2个步兵旅:旅辖2个步兵团。团直属部队含有:

        1个迫击炮连(6门82毫米迫击炮);1个小炮连(6门20毫米机关炮;1个通信连;1个特务连。

        团辖3个步兵营。步兵营直属部队含有:1个机炮连(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