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用智铺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用智铺谋
        叶上林请辞了在“而益行”的活计,入了“元和行”,伍秉鉴给他的待遇是一俸一股。何谓“一俸一股”?这就要从叶上林提出的“顶身股”说起,顶身股是晋商独创的一种激励制度,即东家持有出资股,大掌柜、二掌柜等以个人持有劳力股,实际上并不需要投入一文钱,但却可以和东家一样分享收益红利。顶身股的股权从1厘至10厘有十个等级,从1厘半至9厘半有九个等级,一共是十九个等级,晋商中的一个普通小伙计入号,先要做三年学徒,再起码等三个帐期,总计大概历经十三年的光阴才有顶股的权利,这其间不能犯有重大过失,还要经过层层推荐认可才行。叶上林刚刚进入“元和行”,伍秉鉴就给了他最高等级的顶身股,不得不说伍秉鉴在叶上林身上下了血本,寄予了厚望。

        “叶兄,山茂召派人过来找我,说有一个叫莫里斯的大班带领的一艘名叫‘智慧女神号’的商船在印度港口没有卸下货去,准备近期转道广州来。船上装载的是15000张毛皮和500担人参,咱们合计一下。”伍秉鉴虽然在叶上林面前属于东家,但对他十分的客气。

        “东家,说来也没有办法,咪唎坚人除了毛皮和人参之外,也真没有可再拿得出手的商货了,但也不要瞧不上这两样东西,虽然不比那自鸣钟、玻璃器新奇有趣,恰恰这两样东西都是彼此能赚到银子的生意。毛皮属于大宗商货,我大清国也只有蒙古各部、山西、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等地大量出产,可加工的产地却是在浙江、广东、直隶、山东,产地与加工脱节,十分的掣肘。近几年来国人秋冬渐以穿戴皮毛为风尚夸耀乡里,销路是不愁的,回报也是十分的丰厚。”

        见伍秉鉴听的认真,叶上林继续说道:“再说说皮材,我境内所产毛皮以牛皮、羊皮为主,可咪唎坚人贩来的却以海狸皮、白尾鹿皮以及野牛皮为最多,其中海狸皮分量最轻,而且柔软,容易包装和运输,质地也是上乘,比浙江崇福产的湖羊皮还要好。我听说,咪唎坚国内这些野兽极多,其境内保守估计有800万只海狸,这种兽类繁殖的特别快,每年可生出150万只幼崽;又有3000多万只白尾鹿,三对雄雌六年光景里就可又多生出150只,数量同样很是惊人;至于那野牛数量比那海狸和白尾鹿更多得数不胜数,据说至少有7000万头。我说这些不是和东家显耀什么,我想要说的是,物以稀为贵,他既然数量如此庞大,我们就不能出高价钱来购买,一定要和咪唎坚人讨价还价,以最小的成本争取最大的利润。”

        “叶兄这般博闻强识真是令秉鉴佩服!”伍秉鉴忍不住拍手叫好。碧珠在一旁也是听的目瞪口呆,她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信任掌柜腹中竟然有这么多的新奇故事可听,不禁在心中也生出对叶上林的几分好感来。

        叶上林受到伍秉鉴的赞赏,兴奋也是溢于言表,继续说道:“我曾和一位东印度公司的老水手聊过,咪唎坚立国前,他们几个人用几个小物件就和当地人交换到了900多张海狸皮,100多张海獭皮和貂皮,所以说我们不能给他大价钱。西洋贵族名流多以能戴上海狸皮的帽子为荣,并区分尊卑,像法兰西、荷兰、英吉利人运回去经过加工,一张海狸皮至少可以获得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利润,这要比卖什么都是赚钱的。”

        “与兄一席谈,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伍秉鉴有感而发,在心里也是对叶上林更加的敬重,“叶兄,如你所言,我认为我们与咪唎坚人合作应以毛皮为主,其中重中之重应与之交易海狸皮。其次,我们现在资本短缺,就是单纯交易海狸皮也是不够的,山茂召也定是不会同意我们赊欠的,我们可不可以和他们商量以货易货,即我们想办法赊购进来茶叶,然后用茶叶来交换海狸皮,待海狸皮卖了之后,再将茶叶款项填补上,这样银子也会少了折腾,滚动得更加的快。”

        “东家,你能虚怀如谷从谏如流听得进人言,又能鞭辟入里一针见血的道破其中的道理为己所用,这就是我要投奔到你门下的主要原因啊!”

        叶上林感觉遇到了知己,自然生出惺惺相惜的情分,“这其中还有二个问题我们要计议好,那就是茶叶能否有人赊销给我们?如果行不通,定是要再想其它办法的。再有,‘同文行’那里是怎么想的,因为东家你与潘有度私下达成了各揽船货的一半的协议,如果我们只挑海狸皮,却将那鹿皮和野牛皮都撇给‘同文行’,潘有度他能同意吗?咪唎坚人回船时又要采购茶叶,又要采购瓷器、丝绸等物,如果我们只提供茶叶,其他都让‘同文行’填补,潘有度他又能答应吗?”

        叶上林说的有道理啊!能否赊购进来茶叶暂且不谈,就是刚才只顾着想自己的美事,却忘了掂量潘有度这个合伙人的心思,也真是有些得意忘形了,想到这里,伍秉鉴不禁感觉惭愧,“叶兄所言极是,要不是你及时提醒,我把这茬儿都给忘了。要依叶兄主意,在潘东家这里如何平衡,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呢?”

        叶上林沉吟了一下,说道:“潘有度这个人,东家你也知道,他既是远见卓识,又是心思缜密,可谓是腹中兵甲宏才大略之人,耳目消息也自然灵通,但人都有缺点,他的缺点就是多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散布消息,既为了利诱潘有度,也为了迷惑那咪唎坚的领事山茂召,进而增加我们和他压价的筹码……”

        听叶上林说完,伍秉鉴心里不禁敲鼓,忙说道:“叶兄,这么做不好吧,潘东家与我们合伙做咪唎坚人的生意是为了帮我们,反过来我们这么做,有违仁义道德啊!即使是为了想尽快赚到银子脱身藩篱,也还是和他直说了好,潘东家大人大量,定是会同意的。”

        “呵呵。”

        叶上林尴尬地笑了一声,“令尊与我都是从‘同文行’出来的人,都是念着潘家的好,这个没错。可在商言商,潘有度既然想帮咱们,为什么还要分走一半的生意?他为什么不把这银子直接借给你经营?道理很简单,还不是看中了其间的利益?!东家,听我一句劝,想人好处是对的,但想想也就可以了,大可不必总是挂在心上,将银子赚到手才是本分。我知道这件事东家做起来会为难,那这个坏人大可由我来做,东家只管着静观其变也就可以了。”

        伍秉鉴觉得叶上林说的也没错,‘同文行’人脉广罗,随随便便进来的商货就可以轻轻松松销售得出去,而自己眼前连一个可靠而实力雄厚的分销散商都没有。想到这里,他说道:“叶兄,什么事都讲究个过犹不及,我们不要做得太过分了,彼此合作本来就讲究个以诚相待,若是生了嫌隙就没法再做了。”

        叶上林点头表示赞同,深沉地说道:“东家,其实你心里也清楚,合伙的生意不好做,现在我们与‘同文行’合作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各做各的是早晚的事,只是生意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分分合合也都是再正常不过。眼前,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能只停留在这首尾两端上,我手头上尚有几个专门经销毛皮生意的客户,这几天我分头走走,最好是咪唎坚的商船一到,我们就能将银子拿到手,这样我们也不必怕茶叶赊购不进来了,在咪唎坚人也遮掩了我们资本少的短板。”

        “好!叶兄,我们就这么定了,只是与潘家那里如何分担货物还有待商榷,等这几日闲下来我们再议。你去找毛皮的销路,我去找茶叶的出处,遇到问题,我们随时碰头研讨。”伍秉鉴兴奋地说。

        叶上林拿起茶碗,吹了吹上面的浮茶,又放下,“东家,还有咪唎坚人的那人参也不能小瞧。我大清国人参主产之地在东北,可自乾隆元年始,朝廷对其封禁越加严苛,而国人对人参需求却是与日俱增。想当年咪唎坚商船‘中国皇后号’装载了460担人参来广州立即被哄抢一空,现在回想起来,那般热闹场景仍然是历历在目,所以我们除了看中咪唎坚人的毛皮,与之进行人参交易也绝对不可忽视。只是这次这500担我们不要和潘有度争抢,做足了样子,送个人情,让给他就是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