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无趣的古城
一顿鲜美的大餐,果然如杨雨所说,他的大餐确实值得上这一泡茶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云南独特的气候,这里的菌菇异常鲜美,加上这腊排骨恰到好处的熏制味,两者融洽的恰到好处。这也让我对腊味有了新的认识,之前我的概念里,基本都只喜欢吃新鲜肉食,对于腌制类、腊味都不怎么感兴趣,可经过这一餐后,倒是让我觉得这腊味也算是别有风味。
这餐虽然丰盛,却并不腻,我们一顿猛吃之后倒也没多少涨腹感,天长老注重养生,在饭后半小时,又泡了一壶茶水,这时候刚好晚风开始凉了起来,几个人喝着烫茶、吹着凉风,耳边也没什么嘈杂,一片的宁静,确实算的上是个意境空间,再看着眼处满具古风的房子,差点就觉得自己是不是穿越了。
由于时间还早,我们也不想闲着,于是我们几个年轻人就相约出去逛街。这丽江古城的街道也算是天下闻名了,即便现在并非旅游旺季,可在这个点,依然还是有很多的游人在穿梭。等我真正置身古镇的时候,才发现杨雨这家客栈的特殊处,他的客栈并非位于古镇中,而是刚好在古镇的一个入口处。而此时我总算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差别,因为从我进入古城开始,那片只闻风声的宁静就没了,剩下的就是嘈杂,来这儿旅游的年轻人很多,这个点正好处于逛街的晚高峰,一大帮子人都在街上流动,连逛街看起来也像是在排队。这样的人气让我着实惊讶,作为国人,我当然知道丽江古城的名气,却也没料到竟然如此火爆。散客、团客都有,就算是古城里的一块石头,似乎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接到拥堵的一塌糊涂,几乎所有的店面都是人,吵得我头都快炸了。
我们几个瞬间就没了逛的兴致,匆匆走了一圈,想要逃离这一带的商铺区,可没走多远,另一种嘈杂迎头而来,我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愣,因为我听到有人在唱歌,而且唱的真的不错,走近了才发现,原来是一家酒吧里的驻唱歌手正在唱呢。他坐在台中,很陶醉,歌声被他婉婉唱来,很动情,可这时忽然出来个人,拉着我让我进酒吧坐坐,说最低消费三十元,这一下子让我的兴致消了许多。我婉拒后,才朝前走了几步路,发现前面还是酒吧,再走,都是酒吧。得,我差点忘了,这丽江古城里还有一条酒吧街,现在总算是看到了,到处都是震耳欲聋的音乐,即便有几个静吧,也被周围其他酒吧的嘈杂所破坏了。
不知什么时候起,全国几乎所有的古城,都成了酒吧文化的繁衍地,据我所知,西塘、凤凰、阳朔、丽江等等,差不多只要是有古城旅游点,就会有酒吧,以我的水平,还是无法将这两种文化融合道一起的。在我的概念里,古城更应该有的是静,一种世代沉淀之后,才能凝聚的静,那是一种人文,是一种很难言语的协调。可酒吧不是更应该存在于那些现代化的城市里的么?那里的繁华、喧杂、浮躁,不是更能烘托酒吧的文化么?可为什么在古城,这两种风格各异的文化就这么突兀地结合在一起了呢?
也许是我真的不年轻了,看着酒吧一条街里穿梭的年轻人,顿时有种沧桑感,也许只是我想要这种沉静。我们一行人也只能是路过,然后又看了下古城里那些商贩,发现几乎所有的古城所售卖的东西都差不多,所以没逛多久之后,就又回到了客栈。看来还是这位杨老板会选地方啊,他的客栈远离那些嘈杂,倒是让我感受了一下谓古城静美的韵味。
到了第二天,何桑告诉我们,还要等一天,因为东西还没备齐,即便今天坐飞机进山,也得到山区住上一晚才能出发。我们也没办法,只能答应。之后杨雨倒是为我们介绍了一个行程,一个常规的旅游行程,去茶马古道和拉市海逛一圈。乍一听名字,吓了我一跳,海?这让杨雨哈哈大笑,原来此海非彼海,这就是云南人所说的海子,其实是个湖,只是面积比较大,所以叫海。而茶马古道我倒是听说过,却也仅限于历史课。
我们先是租了一辆车,然后用导航开着出去了,先是在路上看到了玉龙雪山,雪山这玩意在我们那边很少见,所以我们几个比较稀罕,本来想去一下,不过看到这雪山似乎也就剩下头上一段是白色的,其他山体上没有雪,所以想想也放弃了。
之后到了茶马古道,一听这租马的外族人竟然是纳西族的,当下就认真了起来,可在马背上坐了个把小时之后才弄明白,这些纳西人早就和以前那些靠马运输的族人不同了,他们现在的工作是养马为游客服务,每天走那么几趟,可要比走运输收入好的多。
最后逛了一下拉市海,其实这就是个大型的湖,我们租了几条划艇,没多久就基本逛了一遍,在湖水中间有个比较大的船,上面有人在做烤鱼,说是从这海子里抓上来的。我们几个上去要了几条,虽然吃不出鱼有什么特殊,不过味道倒还算不错。
一圈逛完之后,已是黄昏,我们驾车回到了古镇,之后在古城之外找了一家店用了晚饭。我们就这样在丽江古城来了一次简单的旅游,这地方妻子倒是也和我说了许久要来,可一直都没能成行,现在走了一圈,可我却并不觉得到底有多特别的。
古城里的房子,虽然外表依然有着古老的外衣,可其实已经被翻新无数遍了,整个丽江古城里的原居民基本都已经迁移了,他们原来的那些宅子都被以高价租给了那些来这里开旅馆的外地人,这些外地人将之从新修缮、装修之后成为了各种特色旅馆。而古城的店铺也是一样,当地人将房子租出去,然后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到这里来开店。酒吧就更不用说了,许多大型的酒吧甚至都是连锁的,专门在全国一些景点开设,我去过的那些古城里,几乎都有。就连原本应该最正宗的饮食,也已经没有当地人在经营了,你在古城里,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的口味,适合各地游客,可却没几家能让我感到满意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来古城旅游干嘛?这里是丽江古城,可在这个古城里,却已经没了当地的人,偌大的一个古城,都是为全国各地的旅客服务的,而服务的人和物,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丽江古城还有什么特别?
其实我知道,这也是经济形势所导致的,在我们白天去晃荡的时候,有个当地人和我们说过,几乎整个城市,都是靠着旅游业撑着的,这么一来,自然是怎么能够吸引旅游的人群,就怎么来了。吃、住、玩,这三样应该就是普通旅游者最大的需求了,我所期望的当地风情、地方饮食、古城风光,这些东西太不赚钱了,根本没有足够的噱头来吸引大批浮躁的城市人。
可我们反过来想,如果哪天,人们对这种编造的故事腻味了的时候,那么这些景点还剩下什么?那些原本的特色文化已经被冲击的体无完肤后,又该如何自处?
不过我这种问题估计是很无聊的,至少在场的人都觉得我在无病呻吟,只有天长老一个人笑吟吟地看着我道:“李立说的很对,一个古城的形成,无论是文化、建筑、民俗,都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可建造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么一座城,也许只是几个月时间就够了,如果这么一算,你们还觉得跟上时代、赚快钱是对的么?”
我也对天长老道:“难怪这么多年下来,天一阁一直以来都不愿将发展旅游业作为重点。这书藏古今,最重要的,自然是三座藏书阁了。”
这话说的我身边其他人都一阵鄙视,觉得我是在奉承,赤裸裸地奉承。
又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晨,何桑就开着一辆车来接我们了,到了机场后,我发现这家伙的行礼是一个很大的包,直接上了托运,看来他这几天还真没闲着。看我愣神,何桑笑道:“你们几位在这里等了我两天了,估计也急了,不过你们放心,我可没有消极怠工,我的这些准备都是必要的,到时候用到的时你们就明白了。这一大包还只是我在这里采购的,其他的那些,已经在耿马了。”
飞机是从丽江直飞耿马的,我很奇怪,怎么耿马这样的地方也会有机场,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我没怎么听过的地方竟然也是个风景区。这云南真的是处处风光,地地风景。不过何桑打趣说:“别以为是风景区就好走,我们要去的地方极少有人去。要不是秦老板直接给了我定位,我都不信这样的大山里竟然会有人迹?你们这些搞考察的,也算是辛苦了。”
我们几个听了只是笑而不答,秦睿之口风倒是紧,对自己人也只是称我们是搞勘测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