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云都来信 (1 / 2)
虽然此时湮在披着招抚使的官服,但他人未入朝,进太极殿还是为了接白七梦令他去往西北大营收拾谢字营的一众乱军,朝中之事他所知寥寥。
即使是这样,湮在也能从那天同白七梦的交谈中嗅到长洲府安抚使司上下官吏勾结的味道。从前先帝还是三皇的时候微服出巡此路,为了长洲大营一事怒不可遏,可终是因为董义是贤安王党的人而不能大加贬罚,只贬了其下几个参涉军务之人,还因为这事被贤安王记恨在心,在朝堂之上对先帝百般刁难。
眼下皇后娘娘升长洲为长洲府,又要将西北此路安抚使司从冲州府移至长洲府,董义为人何等精明,自当明白皇后娘娘是欲趁此乱军哗变之机,好生整顿一番西北的吏治。
可白七梦不傻,断不在此时给董义成丝毫可以拉拢她朝中重臣的机会,便是任何一句风言片语也不成。所以她派来了油盐不进的湮在来担任这一职务,也只有他,才能让白七梦在皇宫安心坐稳朝堂。
不出白七梦所料,湮在当下便让人去回绝来使,他在平乱时受伤身体欠安没法见客,谢董大人好意。
奉董义之命来长洲拜谒他的人这么碰了个软钉,只好悻悻地回冲州府复命去了。临走时还不甘心道湮在大人周明山道士出身,一年到头董大人不知添了多少香火钱,湮在大人望莫忘本,回京途中还请顺路拜访冲州府与董义大人一见。
那人前脚刚,湮在后脚便拟了一封弹章,专门参劾董义欺上瞒下、明知谢旗大营哗变却仍令秦书携粮犒军,使秦书人被军掳扣,而致皇后娘娘心忧,千里遣使招抚乱军。
秦书并未与他同回长洲,他仍留在乾县与温岩、琴将军、宋将军等人一并重置百姓居业、城郭换防诸事。待听见府衙来报湮在千里弹劾董义一事,他倒是一惊。虽自心明之前董义刻意瞒他谢旗大营哗变一事实属居心叵测,可他却没料到湮在会连问都不问他一声,就独自拜表参劾重吏董义成。
湮在这似乎为他出头,这般不受牵连的举动顿时令他心生不快。
西北此路眼下可谓是乱成一锅粥,因谢旗大营哗变一事而致诸州府间隔阂浮现。上下官吏借机互相勾连,又有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那新缺的安抚使一职。湮在这封折一旦拜至皇后娘娘的御案之下,朝中又会掀起多大地波澜――他实难料。
他居长洲知州一位虽只不过短短一年,他的心性却比在云都时成熟了不少。之所以没轻易弹劾董义之前所作所为,不外乎是吸取了从前在朝堂上的教训,不欲在此节骨眼上给千里之外地皇后娘娘添乱――或者他本来就信不过一个后宫之妇能执掌朝政,不求越璃能在她的掌控下繁荣昌盛,能让越璃不发生暴乱已经是幸甚至哉。
但谁知他未有所动湮在倒先行下手。不待回云都便狠狠地参了董义一道,还是以回云都后湮在所处的职位为名。
秦书只觉自己愈发想不明白这个第一眼看上去似乎不谙世事的人。虽知皇后娘娘派亲信携诏来此定,不只是表面上宣敕诏谕那么简单。可他原也只当那一夜地诛军狠令,是他遵了上意才敢下的。然而湮在今日拜表参劾董义之事。却绝无可能与皇后娘娘有关。
待内外城中军防尽换、乾县内稍一安定。秦书便将诸事委于温岩,自己先快马赶回长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