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两百年后 (2 / 5)
在曾府的后院,有一座碑亭,碑亭里供奉着一块朱红销金的大字牌,上书“戊戌科进士前礼部右堂曾”。
看到这块字牌,吴应熊想起了曾国藩正是1838年(戊戌年)参加会试,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后来还升任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曾国藩中进士做官后,一直希望儿长大后成为读书明理的君,此时他带领湘军出征在外,把儿曾纪泽留在家里读书。吴应熊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现实:自己是真的穿越到了1856年,还变成了曾国藩的儿。
“纪泽少爷,你身弱,怎么起来了?老太爷有请到正堂。”这时,秦月找了过来,对吴应熊。
“我身体好多了,房里闷得慌,出来走走。”吴应熊回答。
此时,吴应熊脑里起了猛烈的狂飙。现在的时间,是1856年的某个时候,而1856年,离美国南北战争还有六年,离日本明治维新还有十二年,这一年对中国来,也非比寻常,大清王朝与太平天国的战争在长江流域达到白热化,英法联军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年,曾国藩的湘军,应该被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围困在江西南昌。
吴应熊心想,1856年乃是乱世,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一年吴应熊才17岁,如果参加湘军,统领水师,应该正是大有可为的年纪。不定还可以辅佐曾国藩当皇帝,提前推翻满清,让中华民族早日走上伟大复兴的道路,这倒和吴应熊从以来的梦想一致。
在秦月的带领下,在曾府的正堂,吴应熊见到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面带忧伤地坐在雕花的太师椅上,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这位老者,就是曾麟书,号竹亭,他是曾国藩的父亲,也就是吴应熊的爷爷。
曾府,位于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但曾家的祖籍,实际上是在衡州,曾国藩中进士当官,曾氏家族人丁兴旺之后,曾家才被正式承认为湘乡人。曾麟书自然十分重视家庭的传承,曾国藩的兄弟大都取得功名,曾麟书晚年就把教导孙辈的责任担当了起来,教导孙读书、检点农事。
吴应熊是曾麟书最疼爱的孙,见到了他,曾麟书的脸色才勉强有了一些笑容,招呼他上前来。
吴应熊向曾麟书行完礼,就站到他的身旁。
曾麟书摸了摸吴应熊的额头,询问吴应熊的病情。
“孙儿可能染了风寒,这几日在被里出了一身大汗,现在并无大碍。”吴应熊回答。
曾麟书连忙:“那就好,那就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