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经营模式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3章经营模式 (3 / 4)
        以某国有企业做依靠,有不少国营、集体单位为了赚钱,聘用外企人,或社会“能人”组织,承包本厂的经营业务。

        他们还把本单位的公司章、银行账户转给这些人使用,结果造成一些奸商和经济骗打着国营、集体单位的合法旗号,名正言顺地大肆欺骗他人。

        你可能被对方的“合法性”所蒙骗……当然也并非都是非法的,毕竟背后有企业撑腰,打着法律擦边球挣钱哩!

        有些皮包公司,既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又有营业执照,人民银行账号,有合法外衣掩盖的更具欺骗性。

        诱骗性的一般是骗取预付款或定金,但也有其他诈骗目的,骗取银行贷款,如木尔哈市某诈骗犯,以“农工商联营公司”的名义,向银行贷款十万元,贷款到手后,举家潜逃,查无下落。

        还有就是转让、出卖银行账号,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如北方怀城某贸易公司,将本单位的银行账号转让给京城李某,签订购买录像机、彩电的合同,结果无力付款,使别人造成巨大损失。

        识别皮包公司,需要你平时有敏锐反应、严谨的经营作风,有几种实用的识别技巧,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我非常有心的哦!

        该公司有无资金、场地、固定从业人员和原料都需要全面考虑,当然也不应该抱“怀疑一切”的态度,做事总是疑神疑鬼,恐怕就寸步难行喽!

        但平时学会用巧妙的办法,来判断事物真假,对经商还是有着重大意义。

        比如有一技巧叫做‘一假则疑全“,就是对该公司的资金、场地、固定从业人员、原料等进行综合考虑,若发现其中一项有诈,则应对该公司的其他项产生怀疑,逐个推敲辩出真伪。

        辨别某公司有无资金,一般先是看其营业执照,上标明其注册数额……有时一些不法奸商,也通过贿赂或拉拢工商人员,而获得经营许可证,其数据并不真实。

        如本市出现“三山钻石工艺公司”,仅凭两张仿造的证件,便过关斩将,获得了工商部门的批准,取到了营业执照,标明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注册资金两百万元,其实一切都是假的。

        判断该公司有无场地,一般要坚持“眼见为实”的原则,亲自到其经营场华看个虚实,最忌那些以某宾馆、豪华大饭店为业务办事点的公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