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奇葩的国家奇葩的人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13.奇葩的国家奇葩的人 (2 / 3)
        2000年时做过的统计,当时法国家庭农场数量由1970年的1.66万家下降到2000年的0.71万家,家庭农场的平均土地经营面积则由1970年的19公顷增加到2000年42公顷。

        其实法国的这种模式,对于国内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我国和米国不一样,没有那么宽广的平原地区,去搞超级大农场的模式。老百姓手中的资本也有限,玩不起米国大农场的那种高科技作业的套路。但单纯的小农经济呢,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又显得有些不太够用。毕竟小农经济就意味着成本高,效率低,想要降低成本,难度很大。这种时候,学习一下法国的小农模式,其实就挺不错。

        当然了,具体操作还得专人研究,再者说国情不同,肯定也不能照搬就是了。

        其次是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法国非常重视农业教育,在农闲时,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的培训。在法国专门设有农业培训机构,对农业工程师、兽医、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法国,政府规定农场经营者,必须有高中以上学历并持有农业技师证的人才,才可以进行农场的独立经营。这一点上,国内差的确实就挺多了,在国内,农民一度是“文盲”的同义词,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农民群体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没有足够的学习经历和学习能力,对于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就会很困难,甚至有时候明明是很好的技术,因为不懂,不了解,反而不信任,不愿意用……这种情况在民间可不少见。

        好在如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或选择回乡种地,等于是变相的提升了整个农民阶层的受教育程度,而且这种情况,在未来还会不断发生,农民这个群体,也会渐渐的跟上国家的步伐。

        然后是农业生产区域化。

        法国农业发展中的专业化分为区域、农场、作业3种,其中区域专业化是利用自然资源,将各种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分配,形成专业化的农业商业区;农场专业化,是按照农场经营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在农场专业化中大多都只进行一种农副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而作业专业化农场是将传统的农业生产,分配给农场以外的企业,将农场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商品化生产。法国农业生产按照地区特点发展农业,农业种植业、畜牧业的饲养等均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法国现区域划分为23个大区,形成了今天闻名于世的“诺曼底地区的奶牛养殖带”、“香槟省的葡萄种植与加工带”、“巴黎大区的粮食种植带”等等,真正形成了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的格局。

        农业生产标准化。

        法国的农业生产保持了家庭化企业格局,2000年一个营农企业的平均经营面积为50公顷土地。农产品要走向国际,必须实行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涉及生产、加工、流通各个领域。众所周知,欧盟对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有着苛刻的要求和种种限制,作为核心国的法国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方面必然会更加严格的实行标准化。

        法国是农业现代化起步较早而且是比较成功的国家,法国农业现代化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业现代化建设明显滞后,因此,对战后法国农业的现代化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其实法国的标签真的挺多的,远不止这么一两条。

        农业发达或者说工业发达,都只是其一。法国老百姓也有很有意思的标签,比如说浪漫,比如说懒散,再比如说爱游行。

        爱游行这一点,真的是,法国老百姓就是以喜欢闹事儿而闻名天下。似乎骨子里就喜欢游行,而且动不动就付诸实践。

        游行和罢工,对于法国人来说差不多是等同于同一件事,当然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很多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