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87.再见于禁 (3 / 4)
很有道理啊,换个角度想,其实这也是人的一种自我逃避和免责的心理,即,我绝对不承认是我自己不努力,也不承认是我自己水平不行。学习比不过别人,是因为别人太聪明,任务完不成,就说是任务太难或者谁谁谁的过错,反正和我自己没关系。
每个人都会有这种心理,再正常不过。
再比如说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认为人们总是特别容易相信一种对于自己的笼统描述。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但人们还是确信这就是自己真正的人格面貌。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所谓的星座学。在“星座学”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星座,而不同星座的人,就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白羊座——充满活力,有用不完的精力,总是斗志高昂。
双鱼座——敏感脆弱,爱哭鬼,鸵鸟心态,心肠软,善良。
上述星座描述对比鲜明,但仔细一想,谁又没有敏感脆弱的一面呢?快乐和悲伤,脆弱和坚强难道不正是以彼此的存在为前提吗?毕竟没有快乐也就不会感到悲伤。事实上,因为星座分析采用的是一种笼统的两极化描述,而人的情绪永远处在由这两个极端所形成的坐标维度上。也正是因为这种描述覆盖了线段上的每一个点,而每个个体对情绪的心理量又有所不同,无法进行比较,所以不论你是什么星座,你会认为它说的就是你。
旁观者效应,也叫“责任分散效应”,即他人的在场使得个体采取某种行动的可能性降低。也可以理解成“原本属于一个人的责任被主观分散到其它在场者身上了”。
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马太效应,即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马太效应描述的是“两极分化”现象。《新约·马太福音》“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80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只有20的财富供剩下的那大多数人使用。为什么少的人反而拥有更大的金钱总量?而多的人却拥有更少的金钱总量呢?
这是因为强者原本所具有的优势能够作为他下一次交易的成本,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这样形成一种积累优势,可投入的成本越来越多,收获也就越来越大,使得强者愈强,富者愈富;而弱者本来就拥有较少资源,变强的资本和机会也就少了。当然,这也给予我们普通人一个道理与其去仇富,不如正视自己现有的资本,利用这些已有的“财富”,努力超越过去的自己。
毕竟,与自己赛跑远比与那些已经站在金字塔顶峰的人赛跑要更有意义。
这一点,在商业上也非常有用。道理确实是这样的,你越有钱,你就越容易成功,反之,成功会非常艰难。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两个人都想开饭店,他们面对的情况都是一样的,相互之间也不存在竞争关系。那么底蕴深厚的那个人,就相对容易成功,尤其是在开店初期不怎么赚钱的时候。底子厚的人,人家就赔得起,就能坚持下去,等待成功的降临。而底子不够厚的人,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可能就坚持不住了,必须想办法做出改变,或者直接收手,尽可能挽回一些,降低损失。
这下,双方的成功或者失败的几率,就很明显出现不同了。还有就是一些新兴的,前景不确定的行业,盲目冲进去的人,有钱的就能多坚持,等待成功的那一刻。钱不够多的,就坚持不下去,这一点,共享单车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到最后,不还是腾迅和阿里之间的战争么?之前那么多各种名称的共享单车如何呢?再怎么风生水起,底蕴不够厚,最后不也失败了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