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87.再见于禁 (2 / 4)
他什么想法周方远当然知道,无非是周方远现在发展太好了,是国内有名的企业家,有人说周方远如今是国内首富,当然也有人不服,但不管是不是真的首富,他既然能被人拿出来参加到首富评选之中,就说明他的财势已经到了一定高度了。而于禁呢?他还在上学呢。
于禁是那种对阶层比较看重的人,同阶层内,他是很容易相处的人,一旦跨越了阶层,他就不太会和人相处了。
就好比前世周方远混的不行,于禁越混越好,渐渐的就和周方远不联系了一样。只不过当时是他于禁牛啤,周方远不行,于禁的阶层比较高,他不愿意和低层次的周方远联系。如今却变过来了,周方远的阶层比他高了,他明显是有点不敢和周方远联系,躲得远远的,连过年也只是短暂回来一趟,最多是年三十在家,周方远几次大年初一去他家找他,他都已经不在了,说是出去拜年了。
这个理由倒是没问题,但周方远还是能感觉到,于禁在躲着自己。
毕竟如果不是故意躲自己的话,于禁也没有道理电话不接短信不回啊。
周方远不懂心理学,对于他来说,心理学这种东西实在是有些高深了,当然了,人们都说,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是一个心理学大师的。就算当不得大师的称号,但也不能什么都不懂。所以周方远其实是有在给自己开小灶,只要有时间就会认真的看一些书,掌握一些之前不曾掌握的东西。
就比如说心理学吧,起码他知道几个心理学里面很重要的效应概念。
比如说晕轮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喜欢一个人就会喜欢他的一切
在生活中,我们一旦对某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在看待他的其他品质时,也会倾向于带上相似的态度。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也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追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你因为一个歌手写词写得好而喜欢上他,久而久之,就很可能会喜欢上他的其他特点。比如,你渐渐会觉得他是世界上声音最动听的人、是你见过最帅的人,甚至还会假设他的道德水平也比较高。
晕轮效应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偏差,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所以,“喜欢一个人就会喜欢他的一切”其实是你的心理在跟你玩游戏,千万不要轻易当真。这一点,周方远是非常非常认可的,他曾经喜欢过羽泉,就觉得羽泉的歌好听,然后渐渐的,觉得海泉长得挺可爱的,肉乎乎的,羽凡呢,一开始看觉得这人真丑,但渐渐的这种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这就是明显的晕轮效应。
再比如说归因偏差,归因指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进行因果判断的过程。
归因偏差应该是分成两类的,其中一种是基本归因错误,就是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常常更关注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而忽视了情景因素。就好比说大家一般是如何看待班上的学霸或学神的?大家在谈论到这些人时一般更加关注的是他们的智商和能力,却忽视了他们的努力程度。这就是犯了基本归因错误。
还有一种是归因的自利偏差,人们在对自身行为进行归因时常常把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等内部因素,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任务的难易程度等。简单来说就是成功归自己,失败怪别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