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95.大数据 (3 / 4)
比如为什么抢红包活动中,羊城等五省市最积极?
其实简单研究一下就很清楚了。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粤省、鲁东、中原、川省和苏省。粤省和苏省是全国排名靠前的人口大省,人口基础大,微博用户自然就多。至于京城等地,数数这三地的软件园数量,就知道他们为何能引领科技潮流的?
与此同时,按照科技与经济的紧密联系。经济愈发达地区,数字化程度愈高,反推之,亦成立。
所以说,上述统计结果其实也不仅仅反应了一个技术问题,并正在成为一个日趋明显的社会问题——“信息鸿沟”。研究资料表明,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国内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这是个尤其值得注意的问题,它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结构失衡、权利失衡、贫富不均、秩序紊乱、发展乏力,甚至引发社会对立和冲突。
以周方远老家所在的北桐市为例,这个四线城市在媒介接收终端配置与信息获取方面,主要渠道依然是靠电视、网吧。在移动互联网跻身北上广当红炸子鸡之时,在这里,手机依然只是用来听电话和收短信的,对于所谓的刷微博、抢红包,“费流量、还花钱”,大多数人抱有如此心理并未开通上网流量套餐包。
东部的案例尚且如此,可以想象,中西部数字化程度能有多么贫瘠。有人形象地说,国内的地形梯级分布相似,国内不同地区使用数字技术的程度也呈梯级分布,只不过方向刚好相反。
而一直以来,政府对于不同地区和阶层间的“信息鸿沟”高度重视,通过“村村通”工程等项目建设,努力弥合。不过,弥合的主要是信息获取鸿沟。“信息鸿沟”的另一个分支——信息使用鸿沟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即不同地区和群体在信息使用中同样存在着不平等。比如与上层社会相比,低收入群体显然更偏好媒体的娱乐功能,而对于通过媒体改善生存状态的内容则关注度普遍较低。
只有努力弥合信息获取鸿沟和信息使用鸿沟两个分支,才有可能真正填平那道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信息鸿沟”,而这将成为大数据最终应该释放的正能量。
顺着这样的思路,以时间轴对比出90后、80后及“其它后”之间的差异性及根源所在。这将对提升政府管理职能和企业决策能力、创新发展模式意义深远。人文与科学,感性与理性之间终究是要融会贯通的,倘若数据的挖掘无法上升至人文的高度,那么一切数据库终归只是一组冷冰冰数字的堆砌物,一个**裸的盈利工具而已。
但是大数据虽然好,但也有让人厌恶的地方。
比如说周方远刚买了一台无敌三相机,然后购物网站卖力的提醒还可以买点入门级单反、css4存储卡、狗头以及100块以内的三脚架。稍微玩点器材朋友应该知道,他花了这么多钱买了全副相机,他剩下需要的配的装备应该是红圈镜头、高档的三脚架、css10以上的存储卡和一辆吉普车,然后他就只好无奈的让这些邮件永远删除。
如同rfid当年改造零售业一样,大数据同样在改变电商以及社交平台,电商老板们都觉得这是件聪明事,但是对有的用户而言,真的很不舒服。
简单来说,可以归纳为几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