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95.大数据 (2 / 4)
在互联网圈,倘若你不聊点“大数据”,众人凝视你犹如在看一只。而实际上,谈论数据本身并无太多意义,大数据更像是是一种思维方式,就像《大数据时代》一书的观点——“大量的数据能够让一个行业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基于此,只有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才能实现数据和需求之间的精准、智能匹配。
这是一个顺应大时代发展的衍生物。
大数据,是一个很新颖的概念。
前世微博弄的红包活动,就是大数据的一种表现。
首先大数据的基础就是量化、量化……那么然后呢?
一个完整的数据钻取过程无非是这样:基于用户数据的大数据仓库→真正的数据中心核心数据资产→基于用户数据行为分析的数据再利用→让数据价值得到升华。
在这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数据收集过程。微博“让红包飞”活动之所以吸引笔者关注的首要原因在于其收集数据的亲民性。本身,微博就是与民互动非常强烈的新媒体,再加上贴上民俗标签的红包,科技+人文的形式使得感性与理性兼具,从而铸造了此次活动“接地气”的人性品质。
当然这样“接地气”的人性品质,归根是缘于企业参与者双赢的经略意识。如果说“让利”只是活动发起者初衷的一个方面,那么各大企业微博热衷于“红包”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增加粉丝互动目的,恐怕是直接的营销效益。洞悉这样的“阴谋”后,你就会了然为何连2014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都卷入这场“红包飞”的喜庆活动中。据透露,31日1时其红包发出数具体数额达到了70000个,同时春晚的粉丝数量也直线飙升,一度达到63.83%的可观增长率。
关于大数据的探讨,圈内还流传着一个黑盒子理论,即大数据的推演过程中,一边吸入大数据,经过黑盒子处理后,另一边不断流出结论。所以,通过此次活动的“黑盒子”处理,曾经的某浪官方得出以下结论:在更讲究春节“讨彩头”的东南沿海地区,这场“红包盛宴”显然更受欢迎。活动上线仅3天的数据显示,羊城、京城、沪上等省市的网友“抢红包”最积极,来自羊城的参与者以13.9%的比例领先,京城和浙省的参与者分别为7.2%和7%,苏省和沪上的参与者也超过6%。
以年龄层划分,“90后”成为最爱“抢红包”的群体,充分展示了社交媒体上年轻人的参与热情。活动参与者中“90后”占57.8%,超过60%的参与者都是“90”后和更年轻的“00后”。
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对“抢红包”有更大的兴趣,占活动参与者的53.6%。
有意思的是,某浪当时还按照星座划分统计了“幸运率”。天蝎座、天秤座和处女座的中奖几率则最高,近30%的中奖者都是这三个星座。
除此之外,大数据的还有其人文价值,那就是填平“信息鸿沟”。
当然,上述的几个肤浅结论还远远谈不上属于大数据金矿。只有用慧眼不断挖掘,才能让大数据所蕴含的价值逐步释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