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布达拉宫 (1 / 2)
布达拉宫,始建于八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喇嘛时期重建后便成为历代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十三层,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组成,白宫横贯两翼,为喇嘛生活起居地,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多出名家之手。而红宫之中,供奉着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像、尼泊尔尺尊公主像和藏传佛教其它佛像数千尊,另有历代喇嘛灵塔以及黄金珍宝相嵌的彩色壁画等等,整个宫中金碧辉煌。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宝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对比鲜明,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既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韩鸣等人随着人流从山脚的售票处开始上山,上山的道路是一条很宽的斜坡通道,地面用青石铺成,两边护墙则由白色的夯土垒砌,十多分钟后,众人才来到了半山腰,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才算正式进入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一样,并没有全部对外开放,红宫白宫各开放了一部分,开放的部分用红绳划出通道,游客不得越过红线,入口的地方是白宫的一个露天平台,平台的一侧就是红宫,而平台上则摆放了一些柜台,柜台后面有几个喇嘛正在售卖佛宗的记念品,站在平台之上,可以远眺整个个拉萨市景,甚至连对面的大昭寺都清晰可见。
不过韩鸣等人,并没有在此过多停留,而是沿用老办法,又分成几拨人分别混入了不同的旅游团队之中,跟着众人进入了的红宫。
顺着划好的路线,参观着每一处对外开放的佛殿,听着导游的讲解,众人不住啧啧称奇。
“从这里过去就是灵塔殿了,总共有五座灵塔殿,分别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灵塔殿,各殿形制相同,但规模不等。,中最大的五世灵塔殿,殿高三层,由十六根大方柱支撑,中央安放五世灵塔,两侧分别是十世和十二世的灵塔。五世灵塔殿的享堂西大殿是红宫中最大的殿堂,高六米多,面积达七百多平方米。殿内悬挂有乾隆皇帝亲书的“涌莲初地”匾额,下置宝座。整个殿堂雕梁画栋,有壁画六百九十八幅,内容多与五世的生平有关。在红宫的西部是十三世喇嘛灵塔殿,建于一九三六年,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其规模之大,也可与五世灵塔殿相媲美,殿内除了灵塔,还供奉着一尊银造的十三世像和一座用二十万颗珍珠、珊瑚珠编成的法物曼扎。”导游就像背书一样,对着众人解说。
“所有灵塔都以金皮包裹、宝玉镶嵌,显得金碧辉煌。其中五世的灵塔高达1485米,当时为建造它,共花费白银104万两,并用去了11万两黄金和15000多颗珍珠、玛瑙,宝石等。十三世的灵塔也高达14米,用去了19万两黄金。还有五世达喇的灵塔里有一颗大象脑里生成的比大指拇还大的珍珠。”导游继续背书。
“啊,大象脑子里生成的珍珠?在哪里?在哪里?”听导游介绍到这里,混在人群中的老苏突然问了一句,并伸着头东看西看。
“刚才我说的那些宝物都在塔里面,你们从外面是是看不见的”导游回答。
“额,那不是白说吗?一样都看不见,谁知道是真的假的?”老苏挑衅的回了一句。
“我这是在给你们介绍,这是藏传佛教的文化,这是人类的遗产,哎,你是哪个团队的,我的团里没有你吧?”,导游突然发现,老苏并不是他团里的人,众人也都看向了老苏。
“额,我是后面那个团的,之前听你说得好嘛,我就不知不觉的跟上来了”,老苏发现自己露馅了于是赶紧撒了个谎。
“对不起,请你回到自己的团里去”,导游有些不善的盯着老苏说。
“你才管我呢,我哪也不去,就在这里”,老苏没地方去啊,于是开始耍赖了。
“那好,请不要再跟着我们,各位团友,我们走,这人不是我们团里的”,导游向其它游客说了一句后不再理会老苏,领着其它人就继续前进了。
老苏愣在了原地,“额,要是我不多话就好了,只能再等等了”,老苏有点怪自己多言了。
另一条通道,一间很小的佛殿内,一个枯瘦的老喇嘛正在往一盏酥油灯内添加酥油,韩鸣走了进来,“大师,麻烦问一下,这里怎么出去?我找不到路了?”。
之前,韩鸣一直不远不近的跟在三四名游客身后,那几个人似乎也是没跟团,而是自己请了个导游,韩鸣在后面偷听了一路也没被人发现,可是就在刚才,这几个人突然私自跨过划好的红线,进入了另一条通道,韩鸣当时愣了一下,等他也跨过红线跟过去时才发现,那几个人早就不见了踪影,糊里糊涂的瞎转中,他来到了这个小殿之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