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战前奏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大战前奏 (2 / 6)
        “玄成不必拘礼,朕与你多日不曾喝酒,今日就喝上一些,权当这几日辛苦,休息休息!”杨浩说着。

        “遵命!”魏征说着,就走了上来,在案几边,有早就准备好的碗筷,至于案几上的菜肴,还冒着热气呢!

        “陛下准备何日出兵?”吃了几口菜,魏征就问着。

        “四月二十五日!”杨浩说着,想了一想,又说道:“如今大势已定,萧铣早就说要投降,若非顾忌武关的战况,早就将荆襄的萧梁军收编了。”

        “嗯,想必李尚书此刻得到了消息了!”魏征点点头。

        “收编荆襄水军之后,有两条路可以走。”凌敬沉思着,本来按照计划是出兵攻打林士宏、张善安,将南方统一,不过此时,因为夔州有着变数,就需要作出调整。

        “陛下,巴蜀有着地利,不如让李尚书率兵西进,留下猛将镇守荆襄。”魏征说着,放下手中的筷子,一旁空着的酒碗顿时有人添满。

        “郑国公此言有理,陛下,李渊才是大敌,那林士宏、张善安不过是鸡鸣狗盗之辈,其所在又被荆襄、吴越夹杂在其中,可谓四面受敌。”凌敬对魏征的意见很是赞同。

        “嗯!”杨浩沉思着,在原本的计划中,攻打巴蜀才是最后的一个环节,毕竟在众人的眼中,若是武关、潼关被攻下,苏定方又出兵河东的话,长安就无险可守,对于唐骏最为有利的办法就是收拢兵力,守巴蜀、汉中两地。

        虽然这样的做法有着极大的弊端,但对于李渊来说,却是避免速亡的一个最好办法,至于陇西,如此贫瘠的地方,怎能与隋军对抗?因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巴蜀,就是最后的根据地了。只要守住汉中、上庸西城、夔州这几个地方,至少在十几年内,可保无忧。

        这样的做法与三国时期的蜀汉差不多,只是巴蜀虽然富庶,但为山川所限,当年对抗魏国尚不容易,还需要东吴的支持,如今荆襄已经落入了隋军之手,巴蜀怎能支撑的下去?

        “陛下,微臣认为林士宏、张善安之辈,只需安抚,即可传檄而定!”魏征说着,娓娓道来:“历来南方政权与北方相抗,便是仗着长江天险。而长江天险其重心在于襄阳、健康两地,而如今,这两个地方都已经纳入大隋,林士宏、张善安两人就没有了地利。更何况,这二人有着仇恨,若有一人降隋,另一人必定也就投降!”

        “不错!”杨浩沉思之后,就说道:“此计甚妙,明日就让人招降此二人!”

        杨浩的声音未落,只听有人脚步声响起,说道:“陛下,李尚书快马递上来的奏折。”

        “哦?”杨浩应着,当即有太监取了奏折,杨浩打开一看,不由笑了起来,吩咐太监将奏折递给了魏征、凌敬两人参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