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洛阳攻略(一) (2 / 6)
如今,隋军前哨离洛阳不过数里,登上哨楼,就能看见洛阳的动向了。在这段日子,王世充并没有轻易的再出兵了,或许,是慈涧一战,他信心全无了!
金镛城中,杨浩瞧着大批的奏折,颇为头疼。
这些东西,是从河北送来的,大多是已经办妥的事情,办妥的事情,只是想让杨浩知道而已,因此他也只是微微的阅过,并不管他,杨恭仁办事,杨浩还是放心的。不过,这些奏折中,还有极少的部分,是一些急事,需要杨浩的处理。
这些事情之中,让杨浩最为高兴的无非是几件。
其一,在杨浩出兵的日子,河北的农耕再度取得效果,在典农校尉的主持下,再度开发了极好的“化肥”,使得河北的产量大增。其实杨浩知道,民间有很多土方,就是在他的年代再稍早一些,就有不少土化肥在广大的农村广泛的使用。只不过,前世的他,只是知道这事,却不知道配方,因此只能作罢。不过让专人研究,是可行的。如今,倒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值得嘉奖。
河北的州县学,与以往不同,不只是死板的念书,而是对天文地理、农业化学等各项学科都进行了研究。比如地球是圆的,这种想法杨浩知道,却不能说出来,那未免太惊世骇俗了,只能成立部门,鼓励研究,日后,弄出一个大航海时代,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只能让人研究,不断发展,就容易让人接受。
至于化学,其实就是找了几名老道士,让他们带着学生研究。其实中国古代,对化学多有研究,只是与西方研究化学的初衷不同,这才使得结局不同。很多从西边传来的东西,往往在古籍中,能够寻到端倪,甚至是完整的结论。
其二,是李靖已经接到了圣旨,带着建造的船只,沿着大河、运河准备前行。船只虽然只有十余条,可是船身、甲板都有薄甲,坚固牢靠,以一敌二,绝对没有问题。不过,因为水系的问题,李靖并不能直接到达襄阳,只能走江淮,如果杜伏威投降,就可以直接西上襄阳。如果不降,彭城郡、孟海公的兵马,由李靖调拨。就在等待的这段时间,孟海公、刘兰成已经夺取了襄城郡。
至于淮阳郡、汝南郡、汝阴郡、谯郡、南阳郡,则在梁郡、彭城郡、淮安郡等地已经是归隋的情况下,纷纷选择了投降。这个时候,杨浩让那些郡守依任原职,只等攻下洛阳,再进行处理。
洛阳一定,这些官员就是学习,在河北的学堂,有专门的官员培训班,其中的目的,一是忠心度,二是培养反腐倡廉,使之不贪污(这当然是理想状态,实际上不可能,只能尽量的防范。),然后按照各人的才能,在进行分配。不过,基本上,这些投降的官佐,只有升,没有降。毕竟这些官员,多是饱读诗书之人。少部分不合格的,给个闲职,也就是了。天下未定,总不能让降者寒心。
当然,这些事情,提前已经说好,那些官员也有着降意。这才一拍即合,犹如干柴烈火,一点就着。因此,在短短的一个月,那些听闻洛阳已成孤城的郡守,才会纷纷投降。至此时,王世充的大郑已经不大了,只余下孤城洛阳,此外还有襄阳。已经是日薄西山了。
其三,则是私事。皇后妃子,已经有孕七八个月,目前情况良好,不过据说前些日子害喜很是厉害。如今有经验丰富的宫女照顾。算算日子,也快了。这让杨浩心中决定尽快的攻下洛阳。毕竟初次做父亲,他的心中,有着一丝的激动。
只是,攻下了洛阳,皇后等人该是临盆的时候了了,已经不能行动。河北河南,看着名字,虽然只是一河之隔,可是这是古代,交通不发达,孕妇更不能骑马,只能是马车。但是一路颠簸,却是受不了。因此,只能让心腹留守洛阳,处理洛阳事宜,自己赶回去,然后稍等些日子,就从清河迁往洛阳,不光是皇室,还有百官,也就是初步定都洛阳了。当然,这是设想,如果洛阳难啃,恐怕就不能了。有时,变化,比起计划更快。
基本上,大事就这么几件,其他的,都是不大不小的事情,各部处理就成了。杨浩看了,对魏征、赵才等人的处理结果,很是满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