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民不与官斗是因为你永远斗不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民不与官斗是因为你永远斗不 (3 / 3)
        “可你见过多少十四岁的武士?”

        “十八弟是有着高贵血脉的天才,确实不能以常理看之。”

        三人一路说着向西市,当然“草上飞”只有听的份。

        在西市,“秀才”拿出所有的积蓄买了三包低等药材便从东门出,向东行了三十里地,寻了个山洞,猎了两只兔子,混了个肚皮圆才采了些药材,将伤口包扎了休息。之所以用自己采的药材,实在是成品药材很贵,舍不得用。

        说来奇怪,刘鸿升等人全部都是采药渔猎的,但他们的药材卖给药商作为原料却极为便宜。

        都说制药暴利,可制药技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完全被一等大家族垄断,别人想都别想。苍江城城主仅仅是二等大家,作为城主,居然都没能把控本地制药,反而是嵊泗的一等大家在背后操纵,他作为地主,也仅仅能喝点汤。

        三人向东赶了四天路,终于到了宁浪和嵊泗高原分界的“向阳关”。

        “向阳关”虽然也是极其险峻,但对横向只有三千里的楚国来说已经算内地,所以从未驻军。附近没有名山大川,所以也没有什么宗门。

        几十年前,宁浪盐帮与官府争利,被宁浪四大家包家的先祖率军打击,一夜间号称宁浪第一帮的盐帮被覆灭,一部分流入碧水占岛做了海寇,一部分向西逃窜一直到宁浪府、嵊泗府、寿昌府三府交界的边界“向阳关”才停留。

        也不知是包家养寇自重,还是盐帮残余送上了足够多的利益,这帮盐枭总之最后得到了包家的默认,甚至成为了包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打击盐帮,得益是朝廷,控制盐帮,得益是包家。帐很好算,所以在包家的庇护下,宁浪的私盐贩卖,比打击前更为猖狂,朝廷盐业收入大减,盐价还不断上涨。

        宁浪私盐向东南市场是嵊泗高原,向北的市场是铜山山脉脚下的寿昌府,但这两府的私盐收入不足盐帮收入的两成。

        宁浪是楚国唯一的出海口,自然也是楚国唯一的海盐产地,私盐猖獗,但北上越过铜山山脉只有三跳路,一条是娘母山通道,一条是碧水郡东北仙居府的一条通道,最后一条,便是走“向阳关”进寿昌府,从北面云梦泽进麻柳沟进入山北郡。

        娘母山北上通道是官道,尽管治安依然不乐观,私盐还是不敢走的。仙居府东北角与大国齐国接壤,常有齐**匪捞过境,走私盐风险过大,所以,宁浪私盐绝大部分是通过“向阳关”云梦泽、麻柳沟北上的。

        作为三府交界的“向阳关”自然而然成为了宁浪盐帮的老巢,成为了楚国最大的私盐集散地,牢牢把控在盐帮或者说包家手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