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杀心起(四千字) (3 / 4)
“属下在。”
“你这一次就不用跟着本宫出海了,你留在这里,处理这件事吧——记住,本宫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绝不姑息,所有涉事人员,一个都不要放过。”
“属下遵命,属下保证绝对不放过一个罪犯。”魏叔玉是魏征的儿子,虽然能力远远不及他老爹,但性格却和魏征很像,铁面无私,直言犯谏——也就是李贞口中那种平庸的清官典型。
好在魏叔玉不像是他爹那样头铁,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比不上老爹,因此为人处世倒是很谦虚,遇到不懂的地方也懂得不耻下问,因此还是很得李贞的看重的——如果他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品性,那即便是做不了宰相,做一方刺史或者衙门主管还是没问题的。
李贞怕的是什么人?
他怕的是那种明明没有什么本事。偏偏性格还倔强死板,不听人言的那种人。
这样的官员即便是再强势的统治者都不好惩治他——毕竟你要说人家有错误吧,人家在任期之内没有拿百姓一针一线,名声好的不得了,就算是想要惩罚,朝野都不会同意,可你要说他没有错误吧,他在任期内虽然说没有一点错误,但是也没有一点建树,堪称无能至极……
这样的人放在一般宅心仁厚的君主身上,可能不但不会惩罚他,还会好生宽勉奖赏一番,然后就算是再不喜欢,也会给他提一级。。大不了扔到一个清水衙门养老就是了。
或许在别人眼中这样的人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可是放在李贞这里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因为李贞奉行的是无功便是过。
甚至在李贞眼中,这些所谓的‘清官’甚至比有能耐的贪官还要可恨,至少贪官虽贪,但他们终究做事了,终究是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可是这样无为的庸官却是占着茅坑不拉屎,自己没有作为,还不给有作为的年轻人让路,当真是可恶到了极点。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位官员死后昂首挺胸到冥府报到,声称自己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虽无功亦无过。阎罗王却斥责道:如果不图钱物就算好官,那么在公堂上设立一个木头人。。岂不更好?
这个故事很值得让人深思,所谓好官,不应是无所作为的“清”,更应该敢于担当、勇于任事。国家为什么要科举?不就是让你们做事情的吗?如果只要求保持本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那么这个官未免也太好当了吧?哪里还需要什么科举选才?
这样能够保持本心的人在民间实在是太多太多,扔一块砖头下去说不定都能够砸到一个,直接从民间选拔就是了,哪里用得上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读书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