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回 (3 / 5)
于李孝逸而言,此战本是轻而易举,天大的功劳亦是唾手可得。可惜他一时糊涂,到得扬州城外,为李敬业以言语相激,两军对圆之际,竟与李敬业在阵前较量起了武艺。他又怎敌得过李敬业的家传武功?为李敬业一剑刺中了肩膀,受伤之下只得仓皇逃回阵中。李敬业趁势驱兵掩杀,并且身先士卒冲入敌阵。
官军阵脚大乱,自然是溃不成军,李孝逸带着残兵败将直奔了三十里方才甩脱追兵,逃得性命。只是经此一败,他已成惊弓之鸟,又如何还敢再战?只得向朝廷求援。武则天得知李孝逸大败,恼怒异常,只得派遣大唐宿将黑齿常之率领援军前去助战。
李敬业向来自负,打败李孝逸后更是目空一切,只觉凭着自己这一身武艺,夺取天下便在反掌之间,竟不把朝廷的援军放在心上。而打了胜仗,李敬业麾下的乌合之众亦生懈怠之心,整日在扬州城外的军营之中吃喝作乐,李敬业竟不加约束。待黑齿常之到了扬州,很快便收聚败兵,再次攻来。李敬业手下的乌合之众已无斗志,甫一接战便即溃不成军。
兵败如山倒,李敬业自知大势已去,也顾不上其他,带着妻与亲随仓皇逃走。他是叛军首领,黑齿常之自然不会放过,是以占了扬州城后便立刻带兵来追,终于在李敬业渡江之前追上了他。
见李敬业擎着长枪冲上,黑齿常之心中一惊,赶忙喝道:“取徐敬业首级者赏黄金千两!”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死士”,冲在最前的官军便尽皆攻向李敬业。
堂堂的开国功臣嫡孙,大唐的世袭英国公,原本志在匡扶皇室,没想到到头来却落得个反贼的名声,李敬业的心中早已充满怨气,此时只欲杀个痛快。见官军尽数向自己冲来,他只是冷笑一声,便挺枪冲进了敌阵。
李敬业的一身武功出自家传,英国公李勣将自己一生所学全都传授给了这个嫡孙,只盼日后他能凭着这一身武艺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李敬业也的确是天纵奇才,将祖父所传的武功融会贯通,练就了一身绝学,天下间已找不出几个对手。
李敬业挥着手中的长枪,与敌骑擦身之际,大喝一声,枪尖飞舞,倏忽间便有几个官军被刺中,翻身落马。不过官军人数众多,李敬业立时被官军围了个水泄不通,而他身后的亲随则是转瞬之间便被大军淹没了。
李敬业虽被重重包围,可是他枪法精妙,更兼内力深厚,周遭的官军竟奈何他不得。起来,李敬业所使的枪法却不是家传武学所创,而是李勣学自大唐的传世名将——卫国公李靖。
李勣精于剑法,对枪法却不甚精通,而两军交锋、阵上杀敌,用剑明显颇有不便,是以李勣便向李靖虚心求教,学得了李靖的绝学“卫公十三枪”。这门枪法虽然只有十三式,但每一式都是精妙绝伦,威力无比,李勣习得之后,在疆场上也是所向披靡,手下难有敌手。
现今李敬业使出这套枪法来,威力丝毫不弱于祖父李勣,只杀得众官军心惊胆战,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无人再愿上前送死。官军的阵形便被李敬业冲破了。
黑齿常之见久战不下,而李敬业单枪匹马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周遭的上百将士竟然奈何他不得,心中甚是焦躁不安,沉声大喝道:“众将听令!如有畏缩不前者,斩!”身边的将官得令,纷纷上前督战,众官军只得硬着头皮往上冲。
如此一来,李敬业再次陷入苦战。遥遥望见黑齿常之在远处捋须观战,他便故技重施,喊道:“黑齿将军莫非是老了?连刀也提不动了?敢不敢上来与我一战?躲在后面算什么英雄!”黑齿常之却不中计,而是哈哈一笑,喊道:“贼首已然无计可施!诸位若再踟蹰不前,这天大的富贵便要为旁人夺了!”
此言一出,围着李敬业的官军不禁振作,奋勇向前、人人争先,挺枪搠戟扑了上去。李敬业见黑齿常之不仅识破了自己的计谋,更将计就计,重又激发了手下兵将的斗志,气得大吼一声,挺枪打马朝他冲了过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