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惊世之论
今年事逢大比之年,我心中暗自庆幸,自己亦算是有功名在身,不然若是想要参加这国家挑选人材的科考,那可不行,虽然不知师父当初为何要命我考取功名,但想想师父那句大隐于朝的话来,也是心有所悟。
事情发生一次,我可以当作是巧合,二次,我也可说是碰巧,但这种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时,我就知道世上并没有这么多巧合之事。
在初次听欧阳步云说到“魔剑”龙超时,我也只道是巧合,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只是后来先与段克俭拼斗时发现他的心法与我的有着相同之处,后又有聚贤庄内欧阳敬德失声叫出“泣血剑”与“血熬魔功”之名,纪如烟言到“泣血剑”为魔教圣剑后,我心中隐约猜出了师父的真实身份,他就是那个令天下群豪为之变色的“魔剑”龙超,告老还乡的田大人不过是他掩饰自己真实身份的一个面具而已。
杨士奇是文官出身,对江湖上而言并无此号人物,而以他入仕以来几乎可说是一路顺风顺水,并无多少坎坷。加之为官清明,就算是黑道之人也没人会想到动他的脑筋,而偶有不开眼的,却没人会在号称“关中二奇”的叶二、黄三手中讨得了好,是以没人知道杨士奇竟然也是身具绝世武功。但我超人的六识与直觉却是察觉到了这位以文著世的当朝首辅大人定是身怀绝技,虽然没有见过他施展过,但我坚信,杨士奇是我出道以来遇到的最高明的人物了。
想到魔教与朝廷的关系,我更是小心谨慎,练功之时也要避开杨士奇,以免被这个我尚看不清楚底细的人识破自己的心法,而另生枝节,坏了我的整个计划。好在无间心法与之世间所有心法而言,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不必拘泥于寻常的练功方式,无论姿势如何总是可以在体内运转,让我少了很多顾虑,若不然只凭杨士奇那手神出鬼没之功,要想在发现他之后再改变固定的练功姿势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杨士奇也并非没有怀疑过我其实就是那个江湖传言中的人物,只是他武功虽高,却也不知道世间竟有无间心法这事,可以以任意的姿势练功。况且看我文绉绉的模样,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在试探过几次后,也就渐渐把心中疑虑消除。
让我感到有些奇怪的是,在向杨士奇打探那个每年都要给师父送上礼品的叫姚广孝的京官,杨士奇却是摇头不知,言道从未听过此人。
科举自唐盛行,至宋大行其道,而明之科考则多依宋之旧例。
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亦称秋试。乡试登第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乡试逢子、午、卯、酉年举行的称正科,若遇皇帝登极,万寿等庆典,由皇帝专门下诏举行的称为恩科。大凡庆典适逢正科之年,则以正科为恩科,而正科则或于前一年预行,或于后一年补行,或改于春季乡试。也有恩科兼正科和恩科与正科合并举行的事例。
在问道主考之时,因为也不算什么秘密,杨士奇告诉今年科考主考是与他同为顾命大臣的杨荣。
杨荣,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人。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其人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建文二年,杨荣考中进士,授予翰林院编修。朱棣即位后与杨士奇等人被一起入值文渊阁治事,参预机务。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
听到杨士奇说是杨荣,我心里巨石放下了,原因无它,杨荣的风格我可说是熟悉得很,说起来我与杨荣的性子也有几分相似之处,是以在师父提起此人时我格外留意。在成祖北征途中过身时杨荣指挥若定,与金幼孜商议,认为离北京尚远,为防止军心涣散,应秘不发丧。他们用锡铸椑将朱棣尸体收殓起来放在车中,每到一地进膳和平时一样,明军浑然不觉。杨荣和海寿先回京师,向太子报告情况,决定处理方法。结果,朱高炽顺利地即位,国家政局未发生丝毫的骚动。杨荣因贡献突出,被晋升为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并食三禄,杨荣请求辞去尚书俸禄,未得批准。
时间过得很快,秋试之日转眼即到,我怀着一颗有些许不安的心走入考场。世事无绝对,并非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是在经历过那场灾难后,我格外珍惜眼前这个机会,有些紧张也就在所难免的。
坐在太师椅上,杨荣打了个呵欠,觉得有些疲倦了,轻轻伸了伸懒腰,这个动作若非是常年在军中养成了一种粗旷,以他当朝顾命大臣的身份也做不出来。喝了一口桌上的茶水,茶水因为在冲泡过后没有趁热喝掉,变得有些无味,杨荣却没有计较那么多,一口气把茶水喝了下去。
“看来自己真的是老了。”杨荣叹了口气,看看屋内四个正在批阅考卷的文渊阁学士,每个都是显得那么精神,“年轻真好!”想到自己年轻之时也是有着这么充沛的精力,三天两夜不眠不休也没事,现在却是变得懒了。想到这,杨荣心中便生出一种莫名的妒忌心来,随后他叹了一口气,把眼睛重又投在被四人初选后交上来的考卷上。
杨荣平日里主持的大多是军务,现在朝廷与瓦刺关系正紧,却让他来担任主考,确是让杨荣有些不爽,但想到三年大比,为国家挑选栋梁,也算头等大事,杨荣的心情才平复了一些。
只是今年的科考实在是令杨荣失望得很,考卷评到现在,杨荣也没有看到一篇值得他叫好的文章,仿佛是一个模子造出来一样,考生的文章不是颂歌载德,就是风光霁月,让杨荣着实气闷,难道大明江山就指望着这些只懂得附庸之人来把握么?
若非是杨荣本人亦是科举出身,念及天下读书人的苦处,只怕他早就忍不住拂袖而去了。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是以有平地覆车,阴沟翻船之说。”……
“是以军政实为一体,民心稳,则军心安。后方安定,自然三军勇猛,挡者避易,无坚不摧……”
一口气把文章读完,杨荣心中除了欣喜,更多的却是震骇不已,有些不敢相信,杨荣又重新把文章重头读了一遍,激动之余,竟是罕有的发出声音,这对评卷中要求安静的四个学士而言实是冲击不小。
初选出这篇文章的是翰林学士杜笙,因为没有军队生涯的,是以他没能把握到这种军政一体的立论实是可算得是惊世之言,以杜笙看来,这篇文章的文采也不过一般,只是在浏览过后看到这是杨荣喜欢的话题就把这篇文章留了下来,却不料杨荣竟是一副欣喜之色激动地念出声来,这让杜笙暗暗心惊,没有把这张考卷放到那属于落榜的竹篓中,要是待到复选时被别人拿出来,那自己的面子可就不好看了。
军政原为一体,杨荣也是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后才能模糊的想到,但象这人这般清晰般的表述出来却是不能。看到此中的一些想法与自己的不谋而合,杨荣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