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博爱 (6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五章 博爱 (6 / 7)
        或许是因为一个聋子在写作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天马行空地越了人类的思想境界,也可能是出于羡慕嫉妒恨,贝多芬在后期的钢琴作品写作中简直有点打击虐待钢琴演奏家的意图。

        这个世界上弹琴很好的人数不甚数,甚至是闻名世界的大师,两三个世纪以来也累计了好多好多了,可是这些人中敢说自己完全把贝多芬弹好了的人基本没有。

        莫扎特是难,肖邦确实难,但是至少演奏家们知道他们的作品难在什么地方,并能去针对解决。可贝多芬的一部分奏鸣曲作品呢,让好多大师也无从下手,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走向什么方向。而且越是大师就越不愿意轻率地碰贝多芬,只有在学生琴房才会不断听见贝多芬。

        鲁宾斯坦和霍洛维兹,可算大家中的巨家了,他们把生命奉献给了钢琴,也弹过不少贝多芬的作品,可对那三十二奏鸣曲,他们只留下少得可怜的几录音。

        我国也有大师傅聪,他把海顿,莫扎特,舒伯特,舒曼,肖邦这些人都弹得让听众心悦诚服,可他从来不碰贝多芬。

        当然,也有把贝多芬弹得很好很好的人,比如施耐贝尔,可他几乎从来不碰浪漫派或者炫技派的东西,好像他根本不知道肖邦或者李斯特。

        还有肯普夫,巴克豪斯,吉利尔斯……这些人似乎都只能弹贝多芬。

        大师席夫说:“我研究贝多芬三十年了,太难弹了……”

        波格雷里奇上次来华听了某位学生演奏的热情奏鸣曲后委婉地说:“贝多芬的奏鸣曲一般都要花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掌握……”

        冯老头肯定是知道李斯特那种手指头的技巧已经难不住杨景行了,可叫他不骂一骂人,晚上怎么睡得安稳。所以,贝多芬三十二奏鸣曲中的最后一摆在了杨景行面前。纯看指法,这曲子对钢琴系的学生来说根本没什么难度,可大部分大师们对这作品的评价都是“深不可测”。冯老头也不会让自己的学生在这曲子上浪费时间吧,难道他就这么看得起李迎珍?

        好多愿意研究的人都说,这作品要的是人生沉淀。杨景行可能是为了沉淀,也可能是为了表示对老聋子的尊重,在钢琴前坐了起码一分钟。

        胡教授说:“李教授,要不要让他换一,最近他应该比较忙。”

        喻昕婷看见李迎珍摇头,连忙再把视线移回杨景行身上。

        微微仰头,杨景行开始了。先是一个好长的序奏,并行对比的三句式乐段。第一句的前四小节是变调模进,从c小调到f小调,呈示了全曲最重要的三个动机,一个附点节奏,一个是颤音回音音型,一个是八度齐奏……老聋子果然是心理强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