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只能死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51只能死 (1 / 2)
        “我在上海还有些党务要处理,振华兄也有许多公务,就不叨扰啦~!”宋教仁和徐天宝握手道别

        看着宋教仁有些落寞的神色,又想到一个月后他就要死在自己同志的枪下,徐天宝不知道哪根筋搭错,脱口而出道:“遁初留步,我还有些话要和你说!”

        “哦?”宋教仁诧异道:“有什么话?”

        徐天宝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是笑道:“哦,没什么,只是想说祝遁初兄一路顺风。”

        “多谢~!”宋教仁很潇洒地挥了挥手

        ●●●●●●

        且说发生在民国二年3月的宋教仁被刺案,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袁世凯下的手。也有人说是赵秉钧在袁世凯默许的情况下下的手。因为从青帮头目应夔丞,到动手的刺客武士英这一条线来看,最后牵扯到袁世凯是顺理成章的。可是,顺着这条线,还能牵出另一个人来,那就是陈英士。

        宋教仁与党魁孙中山之间不愿合作却又不得不阳奉阴违、架空虚置地进行合作的内心分裂,可以一直追溯到1907年2月28日。他在当天日记中介绍说,黄兴因为不同意孙中山把陆皓东生前所设计的**充当未来的新国旗,两人之间发生激烈冲突。这场冲突的更加内在的原因,其实是孙中山“素日不能开诚布公、虚心坦怀以待人,作事近于专制跋扈,有令人难堪处故也”。

        在日本外务省政务局跟踪宋教仁的秘密档案中,保存有宋教仁对于孙中山更加激烈也更加彻底的否定意见。1908年11月23日,宋教仁表示说:“像孙逸仙那样的野心家做领导人,中国革命要达目的,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我们相信,在真正的大首领出现之前,努力钻研有关的政治的书籍是得体的。”

        随后在评论《每日新闻》所刊登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根津一的东亚同文会演说时,宋教仁进一步表示,无论是孙中山的势力还是康有为的势力,都难望得到永远存续。“到国会终于开设时,肯定会有新人物出现,代表汉族抵制满族,这是必须的趋势”。

        在1910年12月与日本朋友串户真左树的谈话中,宋教仁再一次表示说:“孙逸仙已是落后于时代的人物,不足以指导革命运动。”

        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判断,1911年7月31日,宋教仁与他的前辈同乡谭人凤(石屏)联络陈其美(英士)、于右任、潘祖彝、杨谱笙等人,在上海成立不再承认孙中山为总理的同盟会中部总会,并且致力于在长江流域开展革命活动。

        1913年1月8日,宋教仁从常德来到长沙,当天下午在由湖南都督谭延闿出面主持的**湖南支部欢迎会上发表演说。据《长沙日报》在《**湘支部欢迎宋教仁先生大会纪事》中报道,宋教仁谈到了自己与谭人凤(石屏)、陈其美(英士)、黄兴、孙武、居正、黎元洪、袁世凯对于辛亥革命的贡献,却绝口不提与辛亥革命几乎没有直接关系的孙中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