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三十八章:来了多少人? (1 / 4)
李浩然心想你还没看见好的呢?明朝的冶炼出来的全是铁不是钢,因为钢必须温度达到1800度以上,明朝时的炉子温度达不到这个要求,所以大炮又厚又重,太薄会炸膛,只有加厚,不像钢有弹性,内部结构稳定,不宜炸膛,炼钢其实就是减碳,减硅升高温度碳、硅排出越多钢的质量越好。</p>
他设计的炉子有三个通风口,使炉火越烧越旺。为什么要建两个炉子,这也是技术问题,一个炉子炼出基本的钢,叫钢锭,然后根据所需要的产品,调整温度炼出不同性质的钢,叫转炉。唐朝时有转炉法,怎么到明朝却没有呢?</p>
“你回去告诉他们加些石灰石进去再炼,根据钢水的颜色来判断是否出炉。没出好的钢都打刀具,我给你画个图,按图打刀,打刀时到抚顺找些锌、镍、锰矿磨碎掺进刀里。我过两天去。”</p>
李浩然画的是现代马刀,中间有血槽,细长、带有手柄。用锌、镍、锰掺进钢里段打就变成合金钢,削铁如泥。</p>
这两天李浩然同李如松商量怎么对付蒙古骑兵,大炮效果一般,主要装填太慢,打完一轮对方就冲到眼前了,大炮就是一堆废铁。李浩然建议多做些抛物器,上面放开花弹对付骑兵可以一试,得到李如松的认可。</p>
朝鲜一战骑兵损失太大,特别的李如松的亲兵,(家丁)丧失殆尽,只剩下五六十人,骑兵没个三五年很难成气候,所以训练骑兵是当务之急。李如松让李如柏、李如梅负责加紧训练骑兵,李如帧负责建抛物器,神机营由李浩然负责。</p>
李浩然又把建枪炮厂的事跟他说。李如松说:“朝廷不会出钱难道我们自己出?”</p>
“辽东是我们李家的根本,如果那一天后金打到我们家门口,不利用我们的钱制作枪炮,就要退出辽东,哪里还会有我们立足之地,大哥我们要这么多钱干吗?有枪有炮还可以抢回来嘛。”</p>
“你说的有道理,就是这钱拿在手里又放出去,心里舍不得呀。你放心我跟你大嫂说尽管拿,你是捞钱的主,这点我知道,多少钱你小子都能捞回来。”</p>
“大哥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又不是土匪,不过我过两天给你带来新鲜玩意,保证你满意。”</p>
李浩然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去鞍山,到了冶炼厂。老远就见王虎飞快跑过来:“九爷你教的方法好极了,我们试着打了几把刀,(学着李浩然的话)我靠削铁如泥。”站在旁边的谢长顺不乐意了。</p>
“我就不相信什么刀能把我这把剑削断。”</p>
王虎说;“你不信没关系,可以试试啊。”</p>
“试试就试试。”</p>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