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命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命令
        是以佘贵一大早就跑到了李浩然的巡按衙门,寻求一下解决的办法。</p>

        “李大人,您倒是拿个主意啊!”将自己的顾虑告诉李浩然之后,李浩然却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佘贵不由得急急道。</p>

        “呵呵,佘公公,别着急,”李浩然招呼佘贵坐下之后,笑着说道:“佘公公估计是担心勇军频繁调动,会让别人攻击下官图谋不轨,是吧?其实这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谁见过图谋不轨的人还把军队越调越散的,这倒是其次,主要的是,这次行动呢,下官也是有所凭借的!”</p>

        再大的凭借,就凭你得罪了这么多的人,谁敢帮你说话,佘贵不由得腹诽道,不过他也知道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李浩然的死活他才不在意呢,但是关键是别牵连到自己啊!</p>

        “公公,请看!”李浩然掏出了一个小本子,递给了佘贵,封面上写着“勇军成军建设纲领”几个字。</p>

        佘贵满腹疑问的打开了小本,却又听李浩然道:“公公翻到第四页军事演习一项查看,想必就清楚了!”</p>

        佘贵按照李浩然的话,翻到了第四页,仔细的看完之后,合上了,长长的出了一口气。</p>

        “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以军事演习为手段,达到锻炼队伍的目的,这个方针下官早请示了圣上,所以,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李浩然含笑道。</p>

        佘贵十分明白李浩然的意思,这太好不过了,在朝廷,什么事情,讲究的就是个师出有名,只要名正言顺了,别说把军队拉出去抓人了,就是纵兵抢粮也是可以理解的行为!</p>

        然而有人却不这么想,不久之后,在朝廷,有人弹劾李浩然**,私自调动军队,居心叵测。当然,在这个罪名之前,还少不夺民田,杀士绅等罪名,一时间,群情激奋,似乎不把李浩然拿下大狱,这大宋的天就要变了似地。</p>

        不过,这一切没等李浩然反驳,就有人跳出来,举出种种例子,说明了李浩然所杀的人都是民愤极大的劣绅和贪官污吏,证据确凿,怎么能说成事杀士绅呢,至于夺民田的罪名也就因此不成立了,因为所夺之田大多都是这些劣绅的,收归官有,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去掉了这项罪名之后,关于私自调动军队的问题在一些有心人的打听之下,也找到了解决的法子,那便是皇帝陛下亲自允许颁发的勇军成军条例,当中可说了,作为勇军的统帅,李浩然是有资格,有权利调动军队进行演习拉练的。什么?你说咋还跑去插手地方事务,抓人抄家?这个问题很简单,勇军条例中也说了,在地方不靖,经过勇军统帅,监军,总兵以及地方官吏的磋商,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勇军上下官兵便可以参与地方事务,为了行事方便,军中各级长官还须临时担任地方巡营,衙役等头领的职务,所谓的地方不靖包括但不限于地方发生水灾旱灾等各种自然灾害,流民起义暴动,较大规模的贼匪啸聚山林,为恶市井等。</p>

        等反驳的官员将这些内容在朝会上一一讲述清楚之后,之前的愤愤们傻眼了,特别是那句包括但不限于,将就可就大了,一时间,众人再无话可说。朝会上发生的事情传到了宫内,朱翊钧也忍不住偷偷乐了起来,一是他很乐于见到那些时常向自己聒噪的人吃瘪,二是李浩然这阵子向宫内的内库可输送了不少的银子,这可是实打实的本事,更为难得的是,每次针对李浩然的人还都不太一样,也许今天支持李浩然的人,明天却不要命的弹劾李浩然,这说明什么,说明李浩然基本上是个鼓臣,没什么势力依靠,却有一身好本事,这才是皇帝乐于见到的人才嘛!</p>

        不过皇帝朱翊钧虽然见识非常,也很有城府,却是忘记了去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很简单,之前李浩然与东林中人走的很近,特别是东林党支持的太子朱常洛,李浩然更是早早的就打好了关系,还做了太子世子朱由校的老师,怎么来算也是半个东林党人了,这还不说在大名府平州任职的时候李浩然与北直隶巡按御史崔兴思打得火热了,要知道,崔兴思在东林党内也是有着不低的地位呢

        网网推荐:

        !</p>

        然而到了山东之后,李浩然的一切作为都彻底的惹火了东林党内的不少人,在运河上收税,江南的商品进入山东的地面,使用了山东的新式官道(水泥路)要收过路费,同时山东的鲁盐不知道怎么回事,似乎突然之间就焕发了第二春,品质提升了不说,价格还下来了,开始大家还没有在意,谁知道慢慢的,鲁盐开始渗透到淮盐的销售地盘了,不久之前,他们还更过分的在淮盐的老巢两淮一带大肆销售起来,要知道淮盐的几大盐枭,个个在朝中都是有人支持的,这些人拿了不少好处,已经养成习惯了,现在自己的摇钱树被欺负了,怎么也得找回场子来,于是这些人也参与了挤兑李浩然的行列之中。</p>

        当然,随着李浩然的指示,鲁盐已经慢慢的撤出了两淮一带,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因而在收到反驳与朱翊钧的定调之后,这些人的声音慢慢的小了,不过还是有不少人没有死心,依旧揪着不放,如果仔细在朝会上听,便会发现,这些人的官话中夹杂着明显的山东口音,没办法,李浩然折腾的太离谱了,现在山东上下那是鸡犬不宁,自己的老巢都被人掀了,家中的那些地契啊,家丁护院啊,全没了,这样一来,自己告老还乡以后怎么过哟,这事儿还远,暂时还可以不考虑,可是自己在朝中做官,家乡那会回少了孝敬自己的人,这回一个没跑,全都遭了秧,要是不把李浩然收拾了,这官还怎么当?!</p>

        不过,力顶李浩然的人更是不少,其中称派别的便是楚党中人了,虽说楚党和齐党之间还是有着牢不可破的“友谊”,然而一牵扯到利益,一切都得靠边了,楚党的这种态度,一是李浩然本就是湖广人士,之前也和不少的楚党中人有过接触,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楚党背后的支持者们大多都和李浩然开设的各个产业有着良好的合作,获利颇丰,自然会帮着李浩然撺掇自己的靠山们帮李浩然说话了,而李浩然自己也不傻,尽管没有多少政治头脑,但是多少还是懂的和可能的帮手打好关系,故而一到山东,他便以冰敬碳敬的名义不断的向京城的各个官员府邸送钱送物,当然,不仅仅是楚党的人,只要不是有着直接利益冲突的齐党和东林党,李浩然基本上都送-当然都是说的上话的。</p>

        朝堂风波的消息不久之后完整大多传到了李浩然的耳朵里,他只是淡淡一笑,知道自己屁事没有了之后,他接着发布了这样一条命令:自即日起,南直,浙江,福建江西湖广各地的海汇钱庄,风行粮行,火星货栈以及相关合作商的部分薪水或者利润分成以盐折价发放,价格保证不高于各地时下盐价,且品质上乘,折量多寡以个人意愿为主,若有亲朋需要,亦可以自己薪水折抵;自即日起,华北区东南区华中区各食为天分店皆使用鲁盐!</p>

        后一项命令可以说很是惊人,因为现在的食为天在靠近山东的这几个区域除了特别贫瘠的地方之外基本上达到了每县一家,较为发达的地方甚至达到了每县三店乃至更多。食为天全国统一的招牌,周到的微笑服务,推陈出新,融合各地精华的菜品,独特的经营理念使得每日的客人都络绎不绝,有时候没有预定位置甚至还吃不上,就这样好的生意每日得耗费多少的食盐?这还不算这近千家分店的店员及其家属,这又是将近两万人,看起来是分散在各地,但是积少成多,又是一笔不小的销量。</p>

        这项命令让淮盐的盐枭们气得吐血,以至于忽视了李浩然的前一项命令,很快他们便发现了前一项命令的恐怖所在。</p>

        海汇,风行的供职人员仅南直,浙江,福建,江西,湖广各地就达到了两万余人,加上其家属,就是上十万人,第一次向这些地方运盐的时候,李浩然还是按照十万人的名额配置的,谁知道不久反馈回来的消息确实根本不够,原因很简单,那便是这些店员在食用了鲁盐之后,觉得太划算了,简直是物美价廉,同时想到,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薪水折换到更多的盐,便纷纷想掌柜提出了要求——拿到这些盐之后,稍微的提一点点价,也才差不多和市面上的淮盐持平,但是品质更有保证,自己的亲戚肯定会喜欢的,至于说赚自己亲戚的钱,拜托,如果自己卖盐给他们,他们会被宰的更惨好不?于是,李浩然各地店铺的店员都化身为小私盐贩子,小小的赚了一笔。</p>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