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章:都随你 (1 / 2)
徽宗却道:“我与大辽好歹也是兄弟之盟,今大辽亡灭,我们岂不有唇亡齿寒之虞?军事准备还是要的,但这购买西八州之事么……”
王黼急道:“陛下难道不想再收回祖宗基业吗?”
此时蔡京在旁冷笑一声不置可否,但也不发表意见,反倒是大学士陈东闪出奏道:“辽国南京留守本是南院大王吴迪,此人能征善战,曾多次击败金人,并且与我大宋有旧,上次出是西夏之时,就建议我们积蓄力量慢慢收回河套以及河西等地我中原故土,这次的事情最好能听听他的看法”
徽宗当然知道,这个吴迪实际上就是自己封的宗政卿承宣使,此人在辽国为自己谋得了天大的好处,军事准备当然是对金国所指,当然不能针对于吴迪了。
刘正夫却奏道:“我们原来与他接触完全是由商旅密使,这次可否使用朝廷正式的官家身份?”
徽宗问道:“何人愿往?”
太子赵桓奏道:“儿臣保举一人,就是九弟康王赵构,他也与这位南院大王有旧,当可完成使命”
徽宗准奏,宣布散朝,他最近迷恋道教,宫内现在供养着一名叫郭京的仙师,正在为他炼制丹药,郭京曾对他言道:“圣皇帝有千秋功业,那是我大汉救主,手下能人辈出,定能辅佐我皇为千古一帝,且仙年永享,万载归一!”
今年刚满二十岁的康王赵构带着扈从和密旨,偷偷的来到南京来觐见吴迪,他给吴迪带去了徽宗皇帝的密旨和书信,赐吴迪玉带三宝,官生幽州牧,统带辽东节度使,这可是节度一方的从二品大员了,但还是被吴迪骂了声:“小气!”
骂归骂但吴迪还是热情地接待了赵构,徽宗的书信他到看了,将金国遣使之事详细的跟他说明,并询问吴迪的意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徽宗到做了吴迪的情报官了,这也让吴迪对金国的意图更见清楚,为此他有针对性的做出了一些部署。
吴迪写好了书信让赵构带回了汴京,徽宗展信,不由得拍案叫绝,此计甚好,立刻召集所有大臣议事,原来吴迪告诉徽宗,金国现在势大,又刚灭了辽国,士气正盛,现在据说拥有雄兵八十万,虽然大多数仍然是辽军的降卒,但战斗力仍然恐怖!
现在自己占据南京和辽东,等于是横在金国心口的一把刀,金人定要除之而后快,现在他们之所以找大宋朝合作,共同对付自己无非还是惧怕自己的战力,但自己孤悬在外,没有后方,倒不如大宋出兵将幽云南京占据,作为大宋的前沿,自己退据辽东策应,同时还可与金人谈判购回西八州,则这样幽云十六州就可全回大宋版图!
此计必须严格保密,于金国谈判的时候要多提条件,现在是人家有求于你,当然狮子大开口,而大宋兵力不足的情况可调西军东来,现在西夏已成自己的傀儡国,完全没有威胁,各地兵马以及禁军加强训练随时防备金人毁约偷袭。
之后就是约定的各种事项,最后吴迪不忘提一下,由于自己独守辽东,苦于经营,希望徽宗能够给自己几百万两银子花花,反正现在徽宗也不差钱。
其实他没提到的是,大宋朝租借东六州时,已有一百二十万两的租银送到了留南府,赶上金辽战争,这笔钱天祚帝还没用上就被吓跑了,如今这些银子早就进了吴迪的腰包了。
徽宗对此计大为赞赏,下旨照办,通知金国使节速来谈判,商量共同攻辽的详细条款,还有就是购买西八州的具体银两,责成枢密副使童贯准备兵马随时出击攻取南京,,擢升礼部侍郎太常少卿李纲为出任兵部侍郎、尚书右丞,罢永兴路转运使。会同兵部尚书白时中,尚书左仆射赵挺之一同拟就宋金汴京协议条款。
李纲无奈经过商议之后上疏《和女真策》,一曰攻辽之事以女真为先,女真部不动,则宋不宜动。二曰攻辽之前先定幽云西八州之条款,交割事宜,土地不还则宋不动。三曰金国必须凭国书起誓,幽云十六州永世为大宋国土,女真不立此誓,宋不动……等等诸如此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