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九章:什么没见过? (1 / 3)
元老会一名老者站起来问道:“史先生的意思要我们日昌隆将主业从桑麻织造上转到烧瓷上来吗?”
史思明道:“那倒不必,不过在将来利润上你们自然会做出判断,我史家将上百万两银子注入日昌隆,为的就是要给日昌隆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怎么说我们也是日昌隆的一份子吗”
荆湘蜀地的两位元老站起来对对史思明进行附和,“史先生讲的也有道理,现在全大宋境内,从事丝纺的商号已经越来越多,鄂绸和蜀锦正在冲击我们的市场,日昌隆现在已经断了岁贡的购买,越往下真不知道这生意该怎么做了!”
另一名元老站起来道:“自古烧瓷都是皇家和贵族富户的进贡之物,普通百姓多用粗瓷和烧陶,瓷器的利润真是很惊人,如果日昌隆能够转向烧瓷业并开拓海外市场,倒真是能够为我们找到条出路!”
这次底下又开始议论纷纷,“听说番邦地区将我大宋的瓷器比作珍宝,价格堪比黄金!”
“是啊,就连辽国和西夏国都用重金买不到好的瓷器,西域的吐蕃曾想用一只白象来换汝州窑口的瓷器,最后都不可得!”
……
显然史思明是在下面做了功课的,支持他和摇摆不定的大有人在,日昌隆在去年大面积推广棉田,遇到了资金上的困难,这个时候史家的注资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也收买了日昌隆不少的高层。
但让日昌隆放弃多年来的支柱产业而选择两一个主业,显然还没那么简单,但是就有几个元老站起来反对,但总算没对史家提出的大掌柜人选提出异议,此时苏彩儿站起来向各位元老施礼,并拿出了一张纸,示意大家听一下。
那张纸上记录的是,最近两年的销售汇总,其中最新的棉布销量已经占了织造销售的一多半,而后面记录的是日昌隆采用大面积新式织机和蒸汽动力以来,所耗的成本,以及这两年,织厂的扩张面积,人员的增加,蚕桑业的受益人口。
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底下众元老全都不做声了,日昌隆仍然在织造领域成领先者,地位无人能够撼动,并且在一系列的改进之后,织造仍然是日昌隆最赚钱的生意,甚至在土地占有和一般百姓的认可度上无人能出其右。
所以继续加大在丝纺和织造上的投入肯定是必要的,那么对辽国和金国的贸易还有西夏国的贸易商仍然是重中之重,所以苏彩儿再次提议通过股权合并的方式,请吴迪入主日昌隆做日昌隆的大掌柜。
大家此时把目光刷的一下全都聚集到了吴迪身上,吴迪觉得是时候表个态了,可没等他说话,史思明又站起来道:“如果日昌隆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到烧瓷业上,难道以后我们将精力都放到炼坊制铁上面吗?所以我反对!”
吴迪道:“谁说以后日昌隆要将精力转到炼坊制铁上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