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五章:好好把握 (1 / 3)
可是实际上的情况是他想偷偷回趟杭州!原因是就在前两天的时候,有兴庆府大宋日昌隆分号的人找上门来,这里的日昌隆完全是由西夏党项人经营,宋人不参与,应该是最早的特许经营了,但必须接受日昌隆的商业指导,由日昌隆供货每年利润分成,但自从吴迪占领兴庆府之后,日昌隆西安分号的人立刻赶到这里设立商业联络站。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日昌隆更像是个侵略者,它的触角伸得无处不在,但这也是吴迪与大宋保持联系的唯一办法,这次是经过西安周转的飞鸢传书,苏彩儿竟然让吴迪一定回一趟杭州,因有重大的事情要他回去!
飞鸢传书的内容并没有说明原因,但吴迪知道苏彩儿如果不是真有要事绝对不会要求现在的吴迪赶回杭州的。
现在的西夏百废待兴,吴迪重点发展都是工商业,他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商业的措施,于是在短时间之内就有大量的宋人和辽人涌进西夏,紧接着吐蕃和羌人的商队也大量的涌来,一时间之间兴庆府好像又恢复往日的繁荣。
西夏国历来都是手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当地的金银器,铜器,锡器还有漆器都非常精美,同时当地畜牧业发达,畜牧产品也很丰富,其中的羊毛挂毯和地毯都非常著名,还是西北最大的毛纺中心。
趁着大量的商队涌进涌出西夏国,吴迪决定动身秘密回到杭州一趟,走之前,他将所有事情全部交给了杨祈中,并且让韩灵寿和赵彦文协助杨祈中,同时让翰鲁带领本部人马还有西夏的降军西出河州府,在德顺州的搠罗和河罗两地布防,稳稳地护住了肃州的杨震,而让耶律小鞠蝶退居积石州,避免宋辽两军的摩擦。
全部安排完毕之后,吴迪只带着自己的两千近卫军,和韩世忠,罗文阿力玛等人一同出了兴庆府,从中卫府南下,渡过黄河之后,前往大宋境内的渭州,抵达古都西安……。
西安古都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最繁华的都市,但经过唐末的战乱之后,繁华落幕,城市渐渐破败,现在只能看到一些街道的规模,吴迪还是第一次在古代看到西安,这样四四方方,大街经纬分明的样子,的确让他很震撼。
有宋以来,中原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已经转向中原腹地的汴京,但西安作为西北最大的城市,还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种师中的帅府就设在西安。
到了这里,韩世忠就要与吴迪分手了,他作为大宋观察使的任务已经完成,按照自己的职责他必须先要回到军中报道,然后向朝廷上一个条陈,详细说明这次作为观察使的所见所得,以让枢密院作为参考,然后他还要回归保德军建制。
吴迪带着一千人的近卫团,虽然人数不大,但在大宋穿州过府的也算雄兵过界,所以他将整个近卫团化装成西域的商队,带着大量的礼物正好可以冒充货物,阿力玛的佣兵团两百多人冒充客商,而剩下的八百虎卫则作为护卫队,一路向东而去。
和韩世忠临分手的时候,吴迪告诉他,如今整个河套地区已经属于大宋的势力范围,地方虽然在名义上属于大辽国,但实际控制全却在宋朝手中,“你应当建议种将军,在此地大力发展军马养殖,通过经商的方式将河套地区的良种马输入到中原去”
韩世忠叹了口气,他心里何尝不想,但大宋朝廷历来以文御武,种师和一介武将凡是也还是需要听从秦凤路经略相公和节度宣慰使的,自己的建议未必管用,当下也不说破,向吴迪抱拳道:“鞑虏事了,盼吴大哥早日归宋!”
这是韩世忠第一次叫吴迪大哥,此前一直都是以大人和大帅相称,两人好像又回到了当初在杭州城外初次见面时的情形,吴迪混的风生水起,但当初的白袍小将韩世忠则多了份沧桑,吴迪知道大宋的官场不好混,这也是颇无奈的事情。
韩世忠似有满腹的心事,吴迪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最后二人在长亭饮酒作别,韩世忠送了吴迪一首边塞诗,那是隋炀帝杨广的《饮马长城窟行》然后洒泪而去。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