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三章:守株待兔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九十三章:守株待兔 (1 / 2)
        而东六州的租金辽国开口每州一百万两白银,后以四百五十万两成交,这点银子对大宋根本就是九牛一毛,随着大辽国对宋朝的工商业产品的依赖,大宋的实际获利远远高出了预期,晋地的四州与西地六州的拿回指日可待!



        能够拿回幽云十六州成为千古一帝的想法对徽宗诱惑力极大,遗憾的是没有任何武功而言,靠的是大宋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一点徽宗心里总有点别扭,所以他对王黼和童贯的提议都有点想法。



        新任太宰少傅中丞刘正夫奏道:“连金攻辽恐不得行,女真之人贪婪狡诈胃口极大,况我大宋目前的实惠与大辽,以不予属国论之,遂再无有岁贡一说,檀渊盟约已不作数,我大宋大宋拿回东六州完全是与辽帝身旁的承宣使大人斡旋有关,我们怎可置他于不顾?”



        刘正夫所说的承宣使大人指的就是吴迪,徽宗皇帝立刻意识到,现阶段留吴迪在辽帝的身边还能为大宋谋取更大的利益,那就不能现在与辽国交恶,至于是否协助辽军对西夏采取军事行动的事情,还有待于好好商榷。



        于是整个大宋朝廷竟然在对辽国伐夏这件事情上,对外保持了惊人的沉默,既不采取任何行动,也不发表任何看法,但这些宋朝的士大夫们却不傻,他们知道从中渔利的道理,于是大宋王朝开始频繁的采取各种手段,举全国之力发战争洋财!



        从东南道湘鄂,从汴京到蜀地,大量的商家生意人开始涌现,以边境贸易牟利之人甚至多达几十万人,远从两广福建等地也有商人跑到宋辽和宋夏的边境上来做生意,这其中托各种关系结交徐州太平号和日昌隆的商贾多的数不胜数。



        也不知道他们从那里得到的消息,说与辽国做生意,必须要和“太平号”搭上关系,否则很难得到许可,而日昌隆凭借雄厚的势力在西夏王廷拥有很好的交际和销售渠道,更是与西夏做生意必须要拜的码头!



        且不管太平号与日昌隆为应付这些人而焦头烂额,而三国边境之上运送各种物资货物的车马商队都排成了长龙!包括粮食、茶叶、食盐、药材、布匹、农具、木材、丝麻等物源源不断的运到辽国和西夏国。



        相对于辽国只紧缺铁制品和纺织品来讲西夏国则是什么都要,他不如辽国留南府的自给自足,西夏国基本上生产力不足,除了粮食能够自给之外,很多东西都需要贸易进口,于是有大把的银子被大宋的商人赚走了!



        这样的贸易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从三四月份就已经呈上升的趋势,到了六七月份的时候,几乎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对此来说,吴迪倒是不太介意,反正挣钱的是大宋的商人,也不算损失,到时候自己再从他们手里赚回来就是了。



        但西夏国却不是这样的想法,辽国的国势虽不如前,但仍然具有强大的潜力,放手让辽国肆无忌惮的获得准备对付自己的战争物资,那简直就是一种自杀,于是针对于不断与辽国进行生意往来的大宋商人,西夏人采取了行动!



        这一日杨祈中领着太平铁厂在南京的商号的掌柜前来见吴迪,这位掌柜知道吴迪才是太平铁厂的幕后老板,他向吴迪申诉了几起太平号的车队被袭击,货物被抢的严重事件!



        吴迪闻听大怒!天平号是目前与辽国进行最大贸易的最大商家,几乎在辽境通行无阻,很多商队都挂靠在太平号的旗下跟随,现如今竟然被抢劫,那证明有人开始对吴迪动手了,但吴迪不太相信此时发生在辽境,那样就太不给面子了。



        经过询问,果然不出吴迪的预料,这几次抢劫全部发生在宋镜之内,距离宋辽边境地带,那里地势陡峭,人迹罕至,而且并不是仅仅是太平号的商队被抢劫,其他的商号商队有被抢的经历!



        这些强盗歹徒似乎不太在意货物,也不造成过多的人员伤害,除非随队的护卫拼死抵抗,一般来讲他们只对货物不对人,但有几次他们并不是抢走货物,而是将货物焚烧掉,似乎目的就是打击商队,让他们惧怕商路艰险放弃对辽的贸易行为。



        吴迪以大辽国南院大王的名义向大宋大名府建德军节度使种师道提出严正交涉,斥责在他的防区领地发生如此事件,你大宋的官兵不保护大宋的百姓,难道要我大辽的军队来保护吗?要求他们立刻对商道加强巡查,保护商队并追查擒获这活强盗匪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