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厉害了!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厉害了! (1 / 2)
        吴迪的到来令苏弼大喜过望,拉住他的手就往内堂拽,内堂之中乱七八糟,这里就是苏弼等人的实验室,苏弼带着围裙套袖,完全就是一个木匠的打扮,除了他之外,这里面还有几人,“十二指神匠”宋芜也在其中,再有的几个工匠则都是墨家的工匠高手。

        这段时间这些人就一直在这件屋子里,钻研动力织机的一些关键性难题,只是一时之间无法找到突破口,研制处于停滞状态,如今吴迪来了,苏弼自然十分高兴,把他们碰到的问题统统摆了出来,让吴迪给提些好建议。

        吴迪原先跟他们说过,自己只会画图,并不会动手制作器具,但对于分解图他却有天生的敏锐感,要不也不会描画出精致的三维图,虽然只是照猫画虎,但这里面需要在脑中先进行模型搭建和分解的,就像后世的机械制图一样。

        其实宋芜苏弼他们碰到的难题无非是两种,第一种,动力的提供问题,这个上次吴迪提议使用畜力,倒是勉强可以解决,第二种,动力减速问题,织机的原型机已经使用木料加工制成,但这是在使用人力的情况下设计的,并非吴迪提供的图纸,模型的制造上这些人陷入了原有程式化的老路,动力方面的传导竟然还在使用各种啮合的齿轮。

        吴迪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墨氏机关术对于齿轮的运用几乎是炉火纯青的,这一点从他们的马车车厢下的减震机构箱上,就能看清楚,但对于织机这种只用往复运动的装置,大量的齿轮机关只会是将大量的动能无谓的浪费掉。。

        工业革命时,英国的最先将蒸汽机用于的也是纺织业,他们采用的大型的皮带轮来带动曲轴来进行往复运动,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劳动效率,吴迪占便宜就在于他对于这种科技积累的预先了解,所以他只需要提供思路,剩下的交予别人来完成。

        既然是画图的,吴迪也不用玩斧子、凿子和墨斗,木匠活看着好玩,但非常累人,吴迪找来白纸,将自己的想法直接画在了纸上,苏弼等人围观,还有人在窃窃私语。吴迪不去管他,埋头将图画好。

        然后他给众人解释,怎样使用大型的轮子,用皮带传导,驱动小的轮子带动曲轴摆动,怎样将动力分散传导到不同的织机上,而对于减速问题,他在图上面画了几个奇怪的齿轮,这种齿轮是斜面,小轮套大轮,注明中心渐开线,齿槽的槽面啮合使用蜗杆进行调整,可通过手动来调节几个不同尺寸的齿轮,来达到不同速度的目的。

        东西讲完,其他人都有点茫然,但宋芜不愧为墨者钜子,稍一思索后,以手加额道:“好想法,好想法!快快!你们跟我来,现在就制作模型”说完扭头就跑,一溜烟一般,吴迪看的直咂嘴,“科学怪人基本都这样吧?他嘴里嘀咕道。

        苏弼此时也想明白了,忍不住的高兴胡子一翘一翘的,对吴迪大加赞赏,随后拉着吴迪偷偷向后溜,然后让吴迪观看自己使用蒸汽动力的思路,这东西困扰他很久了,自打吴迪给他做的那个开水实验之后,苏弼觉得脑中灵光一闪,但始终抓不住要点,图纸都画了无数张了,总是不太满意。

        吴迪一看,又是陷入到误区当中了,苏弼想到的是蒸汽的气体动力,而不是压缩的动力,他设计的图上是使用大锅烧开水,然后从上引出一个吹嘴,对着一个大型的风扇状的叶片,使用蒸汽吹动叶片做工。

        而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却是使用蒸汽气体的动力压缩原理,水蒸汽在被加热之后巨大的膨胀性是一切做工的基础,这里面包含了很多现代科技的成果在里面,包括:材料,容器的密封,活塞的与气缸等等。

        从初步的理解到亲自的实验,吴迪也参与了进去,但他这才发现,这里面的难度不是一般的难以想象,首先他对古代中国的工匠的作业方式不熟,再者蒸汽机对于材料的要求非常的高,没有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基本上是无法完成的,这不是简单的实验几次就行的,为此吴迪很沮丧。

        他回去拼命地查资料,可是丁建鹏电脑内的资料在这方面还是很少,没有一个现代人可以在一起商量啊!吴迪不禁有点怀念丁建鹏,不知道这家伙现在在哪里,硝石

        网网推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