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有人就是好啊…… (1 / 4)
弓弩一到,吴迪便做了分配,否则总不可能也随军拉上一二百部骡车北上。除却骑兵,其余人手一部。神臂弓是脚踏弩,骑军无法上弦,故是用不上了。</p>
还别说,兵部有司人等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不到一个时辰,便又运来十几车的弩箭,盘点清楚,足有十万支,现在平均每支弩弓可配上箭矢百支,该是足够使用了。</p>
一个上午,除了分发新装备外,义勇军都忙于整理行装。还好现在正是夏天,义勇都是轻装上阵,出了必须应用之物都是刀剑武器,收拾起来快得很。</p>
日近中天,终于有人前来宣示,官家带着群臣已经前来宣慰众军,为北上送行了。</p>
徽宗皇帝对此次义勇军的北上极为看重。早在义勇军到达汴京之前,蔡京、童贯等人依候蒙与宗泽之计,各与官家提议雷同之事。</p>
便用义勇假借北上侦测敌情之名,行偷袭之实,要是能一举成功,当为后事大举北伐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徽宗自然是满口答应,欣然从事。否则就义勇这几千人北上,何至于官家亲到送行?</p>
可惜此事甚是机密,朝中唯有数人知晓,大多人等都是以为义勇军真是北上刺探敌情,试探辽国反应,就连吴迪自己到现在还是蒙在鼓里,一无所知。</p>
不过,他很快就要知晓了,因为官家就要到了。</p>
义勇军整顿好军马,已经整齐战列,等候天子仪仗到来。吴迪站在排头,心潮也是澎湃,自己或者将是近百年来第一个北上攻伐的宋人了吧。</p>
两刻时间之后,大营之外,天子仪仗已到。为了彰显此次对义勇军的重视,徽宗陛下钦命为义勇先锋军制旗一面,宋尚火德,故所制红旗,上面陛下亲题“义勇先锋”字样!</p>
大宋立朝百年,由当今陛下亲手题写的军旗,还只有义勇军的这独一份,可见徽宗对此次北上之看重,或者说他对成就一代帝王之业的看重!</p>
未几,仪仗已经进了大营,官家率领群臣上点将台高坐。枢密使童贯亲自宣读官家圣旨,骈四俪六洋洋洒洒好长一通,不过宣慰义勇军兵士气,鼓励将士奋勇向前之类。</p>
不过也有些实际的嘉奖,吴统制又高升了,北伐还未成行便从正七品的云骑尉升为从六品飞骑尉。</p>
此外给义勇军加派了一个人手,这人在朝中乃是籍籍无名之辈,可对吴迪来说却如雷贯耳,此人正是殿中侍御史李纲!</p>
好一阵子,童贯才算念完,吴迪带着义勇全军跪倒山呼万岁,算是接旨。</p>
童贯之后,官家亲自宣吴迪上台,又是好一阵的夸赞。</p>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