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混元大法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 混元大法 (1 / 2)
        被装在袋子内的杨凡等待了半天,却没有等来任何动静,左右无事,干脆心念动,进入识海,研究起《先天照神太极八卦镜》中显现的《神州武艺诸谱》来。

        杨凡将精神集中于铜镜,果然那太极阴阳鱼旋转,如水镜面现出,接着上次所见内容显露下文。

        只见上面说,神州武艺的源流起自于上古时期,上古先民主要是与各种洪荒猛兽互相争斗,那个时侯主要是靠人先天本能,打斗方式与那些野兽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到了上古未期发生了蚩尤部族与人类内部争斗的祸乱,这个时侯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巳经日渐剧烈,有个叫轩辕氏的部族率先发明制作各种兵器,并且将本部族与各种对手对抗的经验进行总结改进,研创战技,于是大家纷纷效仿,于是武艺开始兴起,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宗门流派之分,等到了中古时许多绝顶强者依靠高超的武艺称霸天于地间,甚至于建立皇朝,这个时侯争斗加剧,用武艺取得功名富贵的人很多,习练武艺的人也跟着变多了,武艺的理论与实践也变得更进步的完善与强化,武艺于是成为用于杀戮争斗的最主要手段。

        再到了近古之时,因为练习武艺的人天赋各不相同,悟性也不太样,每个练武有成者都有最适合自身特点的武艺,于是开始有门派之分,并且门派之间争斗不止,为了在争斗中取胜,压制住对方门派,各门派拼命研究别派武艺,研发克制别派的武艺,对自己的武艺则进行保密,于是各门派武艺之间风格差异与自身独特特点愈发明显。

        接下来显现的内容却又说到,虽然武艺流派众多,但万变不离其中,有经历过诸多重大事件,肩负大任,有大精神大魄力之人考究上古先民与洪荒猛兽争斗的经验,依山河星斗之象,沙虫猿鸟之形,据其部位,仿其动作,演其拳勇,层层推演变化研进,揭开武艺最根本核心的秘密,独树帜,创下了可以法通而万法通的武艺筑基《混元弥天》。

        这《混元弥天》分为五个层次。

        第层次为《聚气呈形》!

        就是通过“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将混元之气采集到自己身体内,而什么是混元气呢?上面说混元气生于混沌洪荒天地未开之前,是天地元气之母。混元是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涵盖宇宙万物的所有运化规律,无论事物何种变化,混元永存。所以混元气是修炼中的至高之气,比什么元气灵气真气仙气神气等等不管是什么气都要强,强太多!

        而聚气呈形就是在采集混元气进入体内凝炼过程中,达到定程度后小腹下丹田位置有球形实物感,这叫“气丹“,气丹再升级就是“混元丹″,″混元气流珠丹”,到达“混元气流珠丹”的地步就能够保证将来百分百必结“金丹“,而且威力远超般结“金丹″者,可以讲是为“金丹”打下基础,所以这第层又叫《混元气功》。是为“培元筑基,修墙补屋。”修补人身五漏之躯,使得人由后天返先天。这第层练成可以说与修真者无异了,身体上比修真者中的炼气阶段还要更强大些。

        杨凡看得心下大喜,这《神州武艺诸谱》果然霸道,个入门基础功法都如此威武,神妙,不由得急忙往后面内容看去。

        第二个层次为《气催形动》!

        这层次进入的特征就是在修练第层《混元气功》深厚时丹田内真气突然产生异动,自然循人身上的经脉穴道而行,进入种″势必翻腾,内外竟发“的状态,不由自主的自动演化出各种千姿百态却又极有规律的行功,这种情况又叫做《游桩运武》,其每动作必定极为符合自身气机运转,并随着境界的隐固与提升,会日新月异,自动演化出诸般武艺,但又不同于俗世之间被束缚住灵性大大失去武艺实战价值的各种人造套路。

        比如世间所谓鹰爪拳套路,皆是摸仿表象,人学禽类,又编排动作,早失天然,只得个空壳,全无该有之神意威力。而这《行桩运武》自动演化出来的鹰爪拳就没有什么生造套路,出手便如鹰之神魂已附其身,鹰爪之利如生来有之,浑然天成,尽展神鹰之威。如此种种,什么蛇猴形狮形虎形螳螂拳,什么太极八卦心意形意等等诸多拳经《行桩运武》天然演化出来都是如此,无生造套路,存神意精髓。

        这还不止,还可演化与与宇宙天地等沟通的各种手印法诀,什么玄阳妙诀,雷火神针夺魄印,千龙千虎飞腾金光印,太乙青木生水印,丹炉定火印,乾元金锋诀等。

        杨凡眼前密密麻麻的各种拳术印诀名称数都数不过来,瞪大眼睛,深深吸气,不舍的跳过大窜看就很厉害的法诀,继续下看。

        没完!

        演化没完!

        还可演化种种兵器,天宝龙纹槊,闹海振牙刺,太极量天尺,吸血虚弥枪

        “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