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西乡小兵卫阵亡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西乡小兵卫阵亡 (2 / 2)
        他们全部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英国方面颁发的**书……

        ﹡﹡﹡﹡﹡﹡﹡﹡﹡﹡﹡﹡﹡﹡﹡﹡﹡﹡﹡﹡﹡﹡﹡﹡﹡﹡﹡

        “眼前**不了,龙虎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好诗啊!有气魄!”一个体型消瘦的青年抚掌大赞。这个青年青衫敝履,穿着寒酸,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一看就是个读书人。

        旁边的青年个头不高,但很健壮,看身上的穿扮像个富家公子,年龄还要小几岁,有趣的是两个人都生就一双美目,即俗称的“鹿眼”。只见他一摆手说道:“菊人兄高誉了,小弟不过是闲手信笔,哪里比得上兄台的满腹锦纶啊。”

        “此诗虽对仗一般,但足以看出贤弟气吞天地之志,前途未可限量啊。”瘦青年依旧赞个不停。

        健壮青年一边让座一边说道:“这次应天府乡试,菊人兄怕是要拔头筹喽。”没想到对方竟“唉”了一声,低头不语,一幅打不起精神的样子。

        “怎么了菊人兄?”健壮青年关切的问道:“出什么事情了,你赶紧告诉我呀!咱们既然义结金兰,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怎么还能有事情瞒着我呢?”

        菊人抬起头,闪着泪花说道:“贤弟你也知道,我这个县文牍治理薪水薄的可怜,同老母糊口都不够,别说远去应天府应试了。不瞒你说,我早死了这份心了。”

        “那怎么行?”健壮青年说道:“那不是屈了大才了吗?你甘心我还不甘心呢!”说着起身走入内室,一转身拿出来几锭银子,说道:“这是二百两,够了吧菊人兄。”

        菊人一下子呆在那里,半天说不成一句话:“我、我、我怎么能花你的银子呢?慰亭贤弟……”

        对!这两个人就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袁世凯和徐世昌。

        袁世凯,字慰亭。从小爱看兵法战策,扬言要学“万人敌”,立志从武出身。常常自诩:“手握十万精兵,便可纵横天下。”

        袁家是官宦世家,他的叔祖袁甲三曾任漕运总督,叔父袁保庆任江南巡盐道。在袁世凯出生的那一天,叔祖袁甲三恰好有书信到家,说与捻军作战胜利的事。父亲一高兴,就给他取了这个名字。冥冥之中,似乎这个孩子的命运已和军队联在了一起。

        稍长,他跟随任刑部侍郎的叔父袁保恒当差办事,叔父经常夸他“办事机敏”,是个当官的“中上美才”。有了机密要事,一定会托他去办。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几年后,袁保恒竟患病去世,袁世凯只得返回陈州闲居。

        就在此时,他认识了在县里办事的徐世昌,二人一交谈,志向相投,大有相见恨晚之势,于是二人结拜为异性兄弟。

        在他的资助下,徐世昌果然考中了举人,后一路顺风考中进士,当了翰林编修。而袁世凯在经历了两次失败的考试后,自知不是那块料,索性把笔一投说道:“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于笔墨之间。”干脆将文稿诗句都一把火烧了。

        1881年,袁世凯率领家中旧部数十人前往山东登州投奔淮军将领吴长庆,正式从军。吴长庆与袁保庆关系非常亲密,也有兄弟之盟。所以对于袁世凯不但欣然接受,还倍加照顾,准备提拔重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