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节 扫雷任务 (2 / 6)
他们各有各的特点,瑞典“双鹰”ROV载重80公斤,速度5节,可在500米深处作业。它装有360度全姿态控制系统,使ROV可在6个自由度上运动,稳定性很好。
挪威海军的“水雷狙击手”采用锥孔装药,虽然体积与北约的标准装药相同,但装药量少得多,重量又轻,在舰上搬运非常安全。它特别适合由小型舰只投放,据称,它可有效地对付沉底雷和锚雷。
美国的ALUV是由美国罗克威尔公司及IS机器人公司研制了一种名叫“水下自主行走装置‘的机器蟹,这种机器蟹可以隐藏在海浪下面,在水中行走,迅速通过岸边的浪区。当风浪太大时,它可以将脚埋入泥沙中,通过振动,甚至可将整个身子都隐藏在泥沙中。ALUV长约56厘米,重10.4公斤,包括一个3.17公斤重的压载物。为了携带传感器,它的脚比较大,便于发现目标。当它遇到水雷时,就把它抓住,然后等待艇上控制中心的命令。一旦收到信号,这个小东西就会自己爆炸,同时引爆水雷。
PA04既可扫除锚雷也可扫除沉底雷。他的工作原理是,当声呐发现水雷后,先给出其大致方位,然后给ROV装上扫雷装药,再把ROV放入水中。操作人员通过光缆控制它驶向目标,在目标附近,ROV的摄像机拍摄目标的图像并将它传回军舰,操作人员进一步确定它是不是水雷,若是,就对目标精确定位,ROV把炸药在水雷旁放好,然后返回母舰,最后引爆水雷。扫除锚雷时,先由ROV切断锚链,水雷浮出水面后再用炸药引爆。
采用ROV扫雷比较安全,但是它的速度慢,扫雷时间长,所使用的扫雷装药也不太理想。于是微型鱼雷应运而生。为了缩短扫雷时间提高扫雷的可靠性,人们研制出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扫雷武微型鱼雷。它不需要用ROV运往目标,而是由扫雷舰把它直接放到水中,然后它自动导向目标,利用自身的传感器确认并对水雷定位,引爆后摧毁水雷。微型鱼雷既小又轻,一艘扫雷舰可携带多枚,它的搬运及投放设备比ROV简单,维护方便,价格低廉。因为它采用的是空心装药,很容易穿透水雷的外壳,因而对置放精度要求不高,特别适合于引爆装有抗震炸药的水雷。
考虑到如果单纯依靠这些扫雷武器,那么这条航道应该早就打通了,但如果没有这些扫雷工具,恐怕还会更加的难。
龙翔晨经过反复对比,决定多进几种类型的扫雷器备用。为了完成任务,龙翔晨特意定做了一艘扫雷艇。而且在扫雷艇上装备了两具瑞典“双鹰”ROV,希望能让他的稳定性及自由度上发挥作用。而美国的ALUV机器蟹也装备了十来个,万一有什么情况也可以用一下,但最多的却是那一次性的微型鱼雷。这东西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如果可能直接用这东西把航道打通那自己就幸福了,但龙翔晨也知道,这事不太可能。如果这么好办,那也轮不到自己来挣钱了。
龙翔晨准备带着“海狼号”和扫雷艇一起行动。
因为“海狼号”上的声纳比较强大,可以轻易的发现海中的任何东西,更有利的是,潜艇上上的高清摄像机可以在声纳无法探测或者其它的情况下直接用肉眼进行观测。
这片海域长约两百余海里,宽五六十海里,总体呈不太规则的长方形,由于有两条洋流经过这里,因此并海洋中的许多垃圾被洋流带到了这里,然后形成了一片片的垃圾岛,而且这些垃圾岛有许多已经靠岸,然后在岸上形成一片垃圾的悬崖。许多的水雷也被垃圾一起带到了岸边,曾经有人发现了若干水雷与垃圾缠在一起,在他企图去把那些东西拿去卖废铁的时候,水雷爆炸了,那个贪小便宜的人直接尸骨无存。
而数个国家也曾经企图进行过扫雷,但由于这些水雷的存在非常的不规范,导致水雷没有弄到多少,扫雷艇倒被炸沉了数艘,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打算。
扫雷艇破开波浪向这片海飞速前进,“海狼号”在下面步步紧跟。
已经进入了这片海域,海面上几艘小渔船正在钓鱼,这里的人好象对这些水雷并没有什么感觉,仍旧该出海出海,该生活生活,但他们从来打鱼不用网——用网会把水雷捞出来的万一水雷爆炸了,那岂不是自寻死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