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章 下了功夫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章 下了功夫 (1 / 3)
        从那些“碟形防空舱”的电视镜头向外望去,晴朗的夜空里到处都是袭来的BFA型“弩”飞弹的,在夜空里仿佛繁星那样明亮的尾芒。(OM_)

        “瞧瞧,德国人下了大功夫呢!”

        浮在海面上的“快速战线”碉堡里的操纵员被德国人飞弹的数量所惊讶,刚刚还被海浪晃得想吐的感觉一瞬间就全都飞到了九宵云外。

        喃喃自语的操纵人员,并不会为自己的安全担心,毕竟它们用来实施攻击的“碟形防空舱”处于他们头顶上几百米开外的地方。

        他们自己的操纵台在海洋或地面保护色的保护下,单凭肉眼想从天空里发现,那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且快速战线的碉堡的保护,以及地面那些防空壕里盖着伪装网的汽车,就更不容易被发现或击中。

        因此,“碟形防空舱”的操纵员并不会自己的安全担心,他们手中分别控制飞艇方向与机枪的操纵杆配合着移动,眼睛紧盯着那些面对探照灯明亮的光芒,而不得不尽力爬升躲避的BFA型“弩”飞弹。

        “碟形防空舱”上的摄像机镜头虽然已经进行了遮掩,但双12.7毫米防空机枪开火时的光芒依然在操纵台的电视机屏幕上形成一些耀眼的光芒。从电视机屏幕上看得到,那些闪着红色光芒的曳光**随着“碟形防空舱”的移动,射出的子弹就像是一条被挥舞着鞭子那样,形成了一个个奇妙的弯曲。

        而那些闪烁着明亮光芒的BFA型“弩”飞弹,则必须在这闪亮的灯光中飞快爬升,好躲避过那些明亮光芒的干扰,同时也躲避开那些密集的机**形成的空中火网。

        “这些可恶的约翰牛……”

        一般相对优雅的鹰眼——侦察指挥飞艇上的姑娘们,她们的纤纤小手使劲搬动操纵手柄,使那些价值1万马克的飞弹飞速向上爬升,穿越对方那成群的双12.7毫米防空机枪的打击。

        德国人制造的BFA型“弩”飞弹是非常便宜的武器,这与德国人的聪明才智是无法分开的。

        历史上V1飞弹造价非常低廉,仅仅为5000德国马克。要知道,当时1枝毛瑟K98步枪也要56马克,一辆德国四型坦克要10万马克。而1枚V1飞弹的价格仅仅相当于几十把步枪,或者二十分之一辆坦克。

        尤其飞弹是一种无人飞行器,会减少更多的人员消耗。对于人力资源并不充分的德国,这也算是一种费效比极高的武器。

        V1导弹从飞跃海峡后到伦敦,只有10分钟左右,而且由于弹体很小,又都是在夜间发射,发现它非常困难,预警难度极大。英国的雷达无法有效发现,即使发现了,10分钟时间也很难作出有效的防空举动。

        当年英国人为了对付德国的VI、VII飞弹,伦敦人被迫进行了大规模的撤离工作,大约有100万到150万人撤离出城市。人员撤离造成的效果非常明显,英国工业产量迅速减少了四分之一。

        如果在战争初期,这对英国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除此以外,迫使英国大规模调整防空部署,有25万人参与到对V1的作战中,还有2500门高炮和数百架战斗机,耗费了大量的战争资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