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章 围点打援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3章 围点打援 (1 / 4)
        的确正如同奥金莱克所说的那样,英国军队距离德黑兰并不遥远。{泡.书。。首.发}作为第一波增援的部队,共有法国外籍兵团两个师,一个英国步兵师,外加120架法国飞机。

        他们搭乘着大约400艘飞艇,这已经是英法两国全部的飞艇,外加从美国租借来的部分飞艇。

        自从**的飞艇,以每月40~50艘的数量开始增加时。自从这些飞艇在世界运输带来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的时候。引起了欧洲与美国的忧虑,随后美国重开一战时的飞艇制造厂。

        大家应该记得当时的H型飞艇,是与波士顿银行家合作的项目,所有这一部分资料并不能完全保密。这也使得这位银行家在后来重开新型飞艇的生产线,并把技术转让给英国、法国时,好好的赚了另外一笔钱。

        虽然明显的商机已失,但总算是聊胜于无,使**航空公司的飞艇运输,不能够对各国的空运构成更多的威胁。

        至于飞机,更多的事故与相对小的运输量、较大的运营成本,使得各国经营空运的商人们不得不放弃这种运输工具。可在**则已经形成了快速、运输量较小与缓慢、运输量较大的快慢运输搭配。

        更别说复线铁路与高速公路,早已经在苦役犯的拼命努力下,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网络。运输在**早已经不是问题,**运输部的唯一问题,不过就是如何使用飞艇这种快捷而又廉价的运输方式,与其他各国的运输企业进行竞争。

        400艘飞艇在天空里排出好大一个箱形,相互之间依靠防空机枪进行保护。120架战斗机,仿佛一群燕子一样,追随在飞艇群的四周。

        这儿正是秋老虎横行的时间,虽然高空的气流里,空气不是那么火热。但是挤得满满的飞艇里,却并不是那么回事。模块化运输舱室的设计,这些全都是**成立之后进行的技术研究,如果要靠当时的科技水平自行摸索的话,结果恐怕得要在半个世纪之后才会出现。

        没有空调系统的舱室里,烟味、汗味使原本就在闷热的空气里昏昏欲睡的士兵们更加难受。货舱里并没有什么空调系统,拥护的舱室里,除过军官们的小单间之外,士兵之间几乎没有更多的间隙。

        “这是战争……!”

        说这句话的埃德蒙艾伦比用手帕擦擦自己额头的汗,尽管在中东的日子里,他早已经练就了一些不怕寒暑的本领。可这挤得满满的,使人头皮发炸的货舱里,温度依然高得使人难受。

        “该死的**,难道他们的货舱完全不需要通风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