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章 新的光明 (1 / 5)
枪火与爆炸彻底把黑夜变成了白昼,尽管不使用夜视装备,图哈切夫斯基也可以很清楚的看见战况。
进攻的“魔鬼之旅”形成一组组的双小队进攻模式,10个人分成两个小组,每组各5个人。从火力上来说,几乎不相上下。
M2A1短突击步枪与**,可以轻松的在短时间内倾泻下大量子弹。黑色的身影,在夜色的山地并不容易被看到,除非他们使用猛烈火力进行突击的时候。
他们半弯着腰,快速向前突进。手中的武器不时喷射出短促的射击火焰。在两个小组进攻的时候,就看得出为他们是轻重搭配的战术小组。
带有机枪的一组,火力密集程度极易引起腹背受敌的苏联红军的注意。尤其是“L狼式通用机枪”的持续火力压制的时候,形成一线的子弹,在夜空里形成了连续的仿佛射线一样的模样。
在它开火的同时,几枝步枪进行3发点射式的射击。另外,已经补充了狙击手的队伍里,毫米
反器材枪发出沉闷的使人要发疯一样的“呯呯”声。
“这些狙击手都是些狡猾的家伙,他们从来没有在一个地方开过两枪以上。几乎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照这样打法,他们的战绩相当不错!”
当然会不错,**国防军对这种小队中的狙击手的要求是,可以伴随冲锋,并可以完成冲锋时的掩护任务。虽然对于射击术要求比较高,但绝对不是专门的狙杀任务里那种沉静的如同石头一样的狙击小组。
相对来说,这样的狙击任务有着更多的风险与更多阵亡的可能。但在**国防军里,狙击手们就是不愿意进行那种专门的狙击作战,其实原因很简单,对于“屁话过多”的狙击手们,那种任务实在是一种折磨。
“走,跟我来!”
这又是图哈切夫斯基在**国防军中,发现的与苏联军队完全不同的事物。在苏联军队里,往往是**员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可在**国防军里,这一光荣使命却全部由军官担任。
跟着唐云扬与安妮泰勒,几个人形成了一个尖角状的攻击队形。图哈切夫斯基跟随在唐云扬的身后,他的身旁是安妮泰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