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章 杀人利器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章 杀人利器 (1 / 3)
        现在,机枪不但模样变了,而且重量也减轻到令机枪手欣喜的程度,至于它的杀伤力,不但没有降低,而且有了相当提高。

        这枝新的机枪广泛使用了冲压与点焊、铆接制造的手段,虽然这样制造的机枪在今天不是什么新鲜玩艺,但在当时,绝对是一种创新。说到这种生产方式,就不能不说到**用机枪的祖父级的产品——德国MG-42通用机枪。

        这是一种极为优秀的武器,甚至直到今天,在某些国家的军队当中还能看到它的身影,不能不使人叹服它的“老当益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它由于射速较快,达到1200/分而发出一种类似“撕裂油布”的声音。被受过它打击的盟军士兵称它为“步兵的噩梦”与“子弹抛射器”。

        当然,作为一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武器,它同样具有结构较复杂,重量稍大、射击后坐力过大等等方面的缺点。因此,作为一种以MG42为蓝本的,打算长期使用,并不打算再进行重新设计制造的武器。在最被设计和制造时,在各项性能方面上,都狠狠下了番功夫,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水平。

        这种机枪在巴达维亚设计、实验、生产时,不但有优秀的轻武器专家参加设计,同时也融入了唐云扬所知道的现代轻武器方面的技术,使其使用性能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机枪的最高水平。

        首先,这是一支通用机枪,在使用两脚架的时候是轻机枪、使用三角架时则是重机枪,仅此一项已经突破了当时机枪的设计理念。同时为了改善枪管的散热,枪管外层附着了一层带有散热纹路的铝合金外管,最外层依然是起到保护枪管作用的方形护套,。

        至于MG-42最大的优点,即该枪的供弹系统极其优秀,如此高的射速仍能平滑输弹,美军后来的M60通用机枪,便仿照了该机构。这次自然除了进行微小的改变,而不做大的变动。

        由于枪托、护管等等部位使用了铝合金及玻璃钢伸缩枪托,整枪的重量被控制在8公斤左右。新的长管形具枪口装置具有消焰、制退作用,也有效解决了这种枪在夜间射击时枪口焰过大的问题。

        这种枪被在巴达维亚负责组织研究工作的麦克.郎,命名为“1917狼式通用机枪”,使他也过了把为新武器命名的瘾。

        “L通用机枪”使用7.62毫米枪弹,即可以使用150发鞍形供弹具,以伴随步兵前进。也可以使用250或500发的自解弹链供弹,基本数据为射速1000~1200发/min。

        在整个个武器系统当中,机枪与步枪使用的枪弹完全一样,而且是独具特色的一种子弹,在后面将予以详细说明。

        另一个步兵班里的“大员”则是兵,他们是步兵班安全象征,有他们在步兵班就不大会受到对机枪火力的杀伤,其重要性自然不必再提。

        狙击步枪,同样为全新设计与全新制造的武器。

        这枝步枪集中了在毛瑟(德)、莫辛纳甘(俄)、李.恩菲尔德、M1930春田步枪、日本38式步枪所能够找得到的优点。它的设计制造方式,有点类似于当年美国设计P51野马式战斗机使用的手段一样——即集中所有同类型产品的优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