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仕女拾春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仕女拾春 (1 / 2)
        长沙郊区之外的一所破旧的院子里冉冉地升起一股白烟,这所院子旁边的人家稀少,只有一条横贯南北的马路直通市区,四处都是荒郊野草,几只田鼠不安分地扭动着小脑袋朝着那院子盯了一阵然后有些惊慌地一溜烟窜的没了影。

        “啊呸!咳咳咳!咳咳!他、**小粒子。你到底在搞什么鬼?”葛平安提着一袋子东西刚进那院子就被那股白烟又呛人又刺鼻的味儿给冲的逃了出来。

        院子里面带着口罩穿着一身粗布衣服全身武装地犹如宇航员一样的程木正挽着袖子往院子内一个大锅灶下添柴火,他擦了擦红通通的眼睛朝外看了一眼喜道:“葛五爷您来了!怎么样?剩下的东西都带齐了?”葛平安捏着鼻子气道:“自然是都带齐了,我说你在这干什么呢?熬什么呢,这么味儿!”

        程木却没过多解释一把抢过了葛平安手中的袋子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遍之后拍手笑道:“这下就齐了。葛五爷您是走呢还是在这儿看呢?”葛平安白了他一眼心说老子废了这么大力气给你弄来一堆东西,费钱费力不说你这小粒子连看都不让看就这么招呼我走怎么着?

        程木看出葛平安的心思当下笑道:“那您就看好了吧,这口罩您带着,确实有点味儿……”“不是确实有点儿味儿,是确实很大味儿!”葛平安哭笑不得地结果了口罩饶有兴趣地呆在一边看了起来。

        程木将院子门一关之后搓着双手取出一个秤砣将泾县的沙田稻草、稻杆、青檀皮、合桑、青竹等东西都仔仔细细地称了一遍之后分好了种类放在那正熬着的大锅旁边,等那锅灶里的白色沉淀熬得差不多的时候程木将那些东西一股脑地倒了进去然后开始抄起一根棒子在里面搅动起来。

        程木自知道乔占山喜欢收集字画古籍之后便萌生了一个引诱乔占山单独行动的念头,眼下能打动乔占山让他露出马脚的势必得是颇为有名的名人字画,若是一般人的只怕他还不放在眼里。眼下去找能让乔占山提起兴趣的字画恐怕一时半会儿是搞不到的,就算是葛平安在长沙有些势力但文物这东西也不是说看你有钱有势就能到手的东西,况且还是历史上有名才子唐伯虎的真迹,你哪搞去?

        但若是要让老狐狸乔占山露出马脚又只能投其所好,程木揉了揉发酸的鼻子,葛平安搬了个小板凳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喂!小子你到底是在做什么?”程木依然专注地搅动着那口还在熬着的大锅头也不回地笑道:“等会儿您就晓得了!哈哈哈哈……心急可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这一通熬直到了夜里,程木简单地吃了点饭之后将那熬的犹如浆糊一般的白色糊糊从大锅里面倒了出来,然后取出黄蜀葵根在石臼里面劈里啪啦地捣了起来,程木一边不顾疲惫地捣着那黄蜀葵根一边笑嘻嘻地给说:“既然不好弄到名人的字画,那我就只能做一幅唐伯虎的画当药引子了。”葛平安正嚼着一块馒头差点给噎住,当下猛地咳嗽两声后瞪着眼睛叫道:“你做一幅唐伯虎的画!?你小子没疯吧!我说……唐伯虎的画那是说能做就能做出来的?况且乔占山他收集了那么多的古玩,你这小粒子做个赝品过去他会看不出来?”

        程木看了一下石臼中的黄蜀葵根已经差不多被捣成了汁水状后自顾点了点头,然后取来一碗水将那黄蜀葵根捣成的汁水往里面倒了一点点搅动起来说道:“所以才费劲嘛!我**还得按照明朝传统的造纸术,先造出来明朝的宣纸,然后还得调出来明朝的用墨,接着还得画图、做旧……那时候才差不多。”

        程木看了一眼张着嘴惊得跟只木鸡似的葛平安叹了口气:“五爷,您还是合上嘴吧……嘴里没嚼烂的馒头看着怪恶心的。”葛平安一怔苦笑不得地呸了一口:“我倒要看看你这小粒子怎么按照明朝的造纸法做出来明朝的宣纸。他姥姥的明朝的造纸法……现在哪找去……”

        程木嘻嘻一笑将那碗调和好的黄蜀葵水放在一边取出十张已经买好的宣纸铺在了一张大桌子上,接着开始往最上面的一张上刷黄蜀葵水,他擦了擦汗给葛平安介绍道:“今儿就让您老开开眼界……永乐、宣德盛世,国家经济实力提高,手工业**和工艺得到长足发展,宣纸的加工技术已经超过前代,人们称这个时期的纸为‘宣纸’,与‘宣德炉’、‘宣德瓷’齐名。那时的宣纸主要产于江西,多供内府使用。据说宣德纸至薄能坚,极其精细,厚者可揭3、4张,白笺坚厚如板,面面砑光如玉。”

        程木瞥了一眼葛平安继续一边刷着水一边摇头晃脑地说道:“泾县宣纸是比较有名的,这是古人说的,典水引用,以备与“宣德纸”作比较。乾隆时期一位大臣沈初在《西清笔记》中说:‘泾县所进仿宣纸,以供内廷诸臣所用。匠人略加矾,若矾多,则涩滞难用......。’这里说的是清出安徽所仿的“宣纸”,是供在朝诸臣使用的,相比‘宣德纸’只供应内府,确实差了不少。唐伯虎没做什么大官,这货若是作画的话,十有八九用的就是当时的泾县宣纸,所以我才让你去找泾县沙田稻草、青檀皮、稻杆……这些东西,这些都是作宣纸所要用到的材料。”

        “明朝的纸张加工种类繁多之极,不过说到明朝比较有名的纸加工技术,有个色鬼我得给您介绍一下,他就是明江南风流才子——屠隆。屠隆这货字长卿,号赤水,是浙江鄞县人,万历五年进士,授颍上县令,调青浦知县,寻迁吏部主事,后以事忤上被罢官赶回老家,清贫,已卖文为生。其人有奇才,下笔千言立就,有诗文杂著行世。其为人放旷,极尽风流,整日醉卧青楼,拥香抱玉,比前朝天天抱着歌妓游花船的杨维桢有过之而无不及。俗话说的好善游者多死于溺。这货也终于因为风流成性,得了杨梅疮,惨遭暴死。没法……谁叫那年代还没杜蕾斯、杰士邦这种安全措施……”

        程木舀了一勺那熬好的纸浆糊糊往那以刷上了黄蜀葵水的宣纸上好像摊鸡蛋饼一眼平整地铺好,“但是屠隆这货也算给世人留下点东西,他的著述《考槃馀事》记载了有当时比较多的造纸技艺,其中就有一种比较不错的造纸方法,也就是我现在用的这种——造捶白纸法。”

        程木将那纸浆铺好之后又取出十张宣纸,将最底层那张再刷上黄蜀葵水压在了纸浆之上接着说道:“造锤白纸法要取黄蜀葵根捣汁,水一大碗,放汁1、2匙搅匀用,如根汁用的多了,反粘不好用。用纸10幅,将上一幅刷湿。再在上面加10幅干纸,以次相加。用厚石板压一夜,第二天揭开晾干,再压一夜,第三天再晾干。用打纸搥打千余下,揭开晾干。如此反复几次,就可以了。”

        说完之后程木反复重复着压纸、刷黄蜀葵水、铺纸浆、再刷黄蜀葵水、再压纸……最后招呼葛平安一起从院子里面嘿咻嘿咻地搬起来一块大石板压在上面之后舒了口气笑道:“今儿的活儿就算是完事儿了,就等明天晾干在压着一夜,重复两天后再用锤打一阵子就行了。这种造纸法做出来的纸张面色发光、润如玉、坚且滑,发墨效果层次分明,三天之后你一看便知。”

        葛平安瞪大了眼睛看着院子里桌子上这一堆东西:“你这都是从哪学到的?”程木伸了个懒腰揉着肩膀往屋里走去:“我可是精通机关玄术滴~什么制造技术不会?造纸这东西自然不在话下了……我得去赶紧睡一觉了,腰都快断了……我操……”

        三天之后,葛平安再来那院子里的时候,院子里的晾衣架上已经搭起了一张张雪白若缟素一般的纸张,程木随手取下来一张递到葛平安面前笑嘻嘻地说道:“五爷请过目。”葛平安笑骂了他一句之后摸了一下那纸张确实是触手犹若凉玉、平滑犹如香肌竟比如今市场上卖的宣纸还要好上几倍,当下忍不住点头叹道:“古代这造纸之术这么厉害,怎么现在倒不如从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