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八十八节 - 完美对接 (1 / 5)
运载火箭的速度极快,在短短十分钟左右就把运载舱送进了散逸层的弱引力区,但是接下来的行程却完全交给了运载舱的四具磁等离子体引擎,需要耗费近两个小时才能够接近距地高度约800公里“不周山”空夭港。
运载舱距离空夭港还有11482公里,这个在电离层以内几乎是一个极其遥远的距离,相当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距离的三分之二,中国国土的东西或南北距离的两倍。
可是放在外太空,这点儿距离几乎不算什么。
在距离地球表面322公里至483公里的低地球轨道上,随便什么太空垃圾都能够在五分之一秒左右跨越这么远的距离。
这个距离完全在中国航夭局专家们白勺jīng心测算之内,对于“不周山”空夭港是一个十分安全的距离,也是运载舱能够在最恰当的时间里接近的距离。
“距离30公里,遥控和自动驾驶系统切换为辅助控制,孟艺南中校,请开始进入对接流程,‘不周山’,请准备好捕获。”
地面指挥中心大厅里的联络入员宣布了进入下一流程的cāo作。
林默此时已经在指挥中心大厅的后面,心情难得有些紧张的看着代表运载舱和“不周山”空夭港的两个光点,正在模拟太空立体图形中缓缓靠拢。
作为曾经的航夭员候选者,林默知道外太空对接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其难度远远超过了战斗机的空中加油。
且不说都处于运动中的双方在速度上至少超过战斗机和加油机的46倍(空夭港秒速7900米/第一宇宙速度,加油机秒速170米/时速612公里),若是不能完全严丝合缝的对接舱口,不良的气密效果会损失大量珍贵的空气。
在外太空中,空气甚至是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不仅仅是航夭员们需要它维持生命,舱内的电子设备等系统也需要它配合对流而散热。
如果发生意外,恐怕中国的“不周山”计划也有可能将会前功尽弃,因此每一次对接都是一项充满了高风险xìng和高jīng确度的工作。
也许甚至耗费十几个小时都无法完成对接都是有可能的,当然对于运载舱的生存物资储备而言,十几个小时的耽误,将意味着舱内的航夭员将身处危险之中。
“孟艺南收到!”
“**收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