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五节 - 一步登天 (2 / 4)
地球的引力总是不甘心于让任何物体轻易脱离自己的引力圈,战斗机可以轻易的升入天空,自由的飞翔,但并不代表它可以脱离出大气圈外,这并不是无限往上飞就可以办到的,这需要强大无力的力量才可以。
林默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太空服上传递过来的过载,这跟战斗机飞行员遇到的过载完全是两样的体验,强大而狂暴的压力几乎覆盖到自己身上的每一个部位,哪怕头发丝也不放过,更别提动动手指。
驾驶舱内的座椅完全将航天员嵌入进去,非常舒适柔软,能够进一步抵消过载力,让航天员拥有足够的体力进入外太空。
在过载训练时的g量是超过实际情况的,这样可以获得更大的过载耐受性,冗余度对于神秘莫测的外太空环境是必需的。
若是换成普通平民,恐怕连一分钟都坚持不下来。
想吃上太空饭,并不容易,入选航天员后的人还要继续接受更高强度的训练,才能真正适应航天飞行。
在摆脱地球束缚的过程中,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它并不是直线飞离地球,而是按抛物线飞行,每秒钟7.9公里(相当于23倍音速)的最大环绕速度,又称为第一宇宙速度。
如此强大的推进力才能使航天器逐渐接近这样的第一宇宙速度,真正的拖离地球引力范围,进入外太空。
航天器的速度会越来越快,通过多级点、火,逐步达到第一宇宙速度,不过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除了考虑到航天员和设备的承受能力外,因为在包括电离层在内的近地大气层内,由于“热障”效应,超过6倍音速时,飞行器顶端积聚的wēn度就会突破1480摄氏度,甚至可超过电离层的wēn度。
若是在电离层以下强行达到10倍音速以上的速度,恐怕第一时间就会化做飞灰,无论什么样的耐高wēn材料都不行,这个速度所产生的wēn度甚至都能够让liu星燃烧殆尽,更何况人类的航天器,。
而携带航天器的运载火箭真正进入高速阶段的距离是在距离地球表面500公里至1000公里散逸层。
常规地空导弹和空对空导弹什么的,跟太空梭发射比起来,那简直是弱
ào了,根本没fǎ儿比,也就是战略级洲际导弹还能得的一拼,其他的根本连追都追不上。
这种强大的速度和峰值过载压力,对于
航天员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