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又骗我,弼马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三章:《又骗我,弼马温》
        看来,成佛与神通无关,与本领无关,与品质有关。在下看来,唐僧成佛是因为具备特殊的品质:一。

        目标远大利他。唐僧取经,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众生。他就是为这个目标坚持执着,不懈努力。

        他没有想到取个经会成就自己,但是却不经意中成就了自己。佛也是利益众生,利他为最高目标。

        所以唐僧具备此根本品质。二。爱心宽容,慈悲为怀。对妖魔鬼怪,唐僧似乎好坏不分,总要孙悟空手下留情,不要一味打杀,给世人一个纵容坏人妖怪的感觉,其实,这是唐僧以佛眼看世界,看到各自修行境界不同,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允许别人犯错误,而不以对自己的伤害而睚眦必报。

        四。真心谦卑,以道为师。西游记中,悟空经常以徒弟身份抢白师父,按照一般世俗礼仪,那是大逆不道的,好在他们是求道之人,心里明白,以道为师。

        比如经常有唐僧心惊时,孙悟空总会提醒他,师父,你又忘记心经里说的了。

        可见,唐僧以任何人为师,以真理为师,只要你说得对,他就欣然接受,马上改过。

        真正做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此老师,如此谦卑,千古少有,难怪他成佛。

        附【《西游记》第八十五回,却说唐僧辞别了钦法国王,师徒四人欣然上路。

        正欢喜处,忽见一座高山,凶凶的有些凶气,唐僧见了,渐觉惊惶,满身麻木,神思不安。

        悟空笑道:

        “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唐僧道:

        “我记得。”悟空道: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唐僧道:

        “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悟空道:

        “不消说了,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儿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似你这般恐惧惊惶,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且莫胡疑,随我去。”那唐僧闻言,心神顿爽,万虑皆休。

        】所以,我们学佛,是学习那份品质,那份宽容博大的心,那份利他感恩的情怀。

        并不是把佛经倒背如流,也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更不是枯坐不动。而是尝试着去做服务,去行动。

        没有做好,原谅自己;做的还好,就感恩能够有机会服务成长。如此,在向善的路上,克服自己的懒惰畏难情绪,克服自己思维的利己习惯,逐渐近于至善。

        果能如斯,也就成佛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