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和王羲之叫板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4章 和王羲之叫板 (2 / 4)
        他们的声音很轻,但是因为大厅里面很是安静的缘故,却正好能够让所有人能够听到。而且……也许是故意的缘故,这些人的话并不是日语,而是有些僵硬的汉语。

        结结巴巴的,生硬无比,让人听着很是别扭。但是……在这之中所蕴藏的明目张胆的嘲讽,却是那么的浓烈。

        羞辱,耻辱,众人都捏着拳头,心里面没有一点儿的办法。

        这位铃木大师写的书帖不是普通的书帖,而是王羲之的孔侍中帖。《孔侍中帖》自然也不再是书圣王羲之的真迹了,而是唐代内府的摹本,现在由卷改装成轴。

        现在被灜国东京前田育德会收藏着。这书帖共九行,前三行为“哀祸帖”,后六行为“孔侍中帖”。此帖也是奈良时期由遣唐使带入灜国,布施给东大寺。桓武天皇留有延历敕定朱文印记。

        这书帖的内容大致是: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

        《孔侍中帖》六行,主要为行书,其中有的字规矩若楷,有些字纵肆如草,间集一起,却和-谐一体,绝无格生之感。?无论是即使价值还是书法价值,都极为的高超。

        书圣王羲之一共留下了九副书帖,都极为的出名。这孔侍中帖或许在其中不是最为出名的,但是对于这些灜国人来,却绝对是拥有着特殊的意义。

        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灜国《支-那墨宝集》称:昔我国光明皇后,举圣武天皇之遗,献于东大寺大佛,藏正仓院。唐天宝十一年(七五二年),其中晋王羲之书拓本颇多焉。天应、延历、弘仁之间,渐复尽献于大内。奈世既德久,大半散佚,片断仅存。此所藏者,盖其一。接帖之处,有延历御府之玺。’这一段儿详细的记载。

        可以,这一位叫做铃木的家伙儿选择孔侍中帖心里面绝对是其心可诛。书圣王羲之在这之中使用的是行书,无论是笔迹,留白什么的都无可挑剔。

        而这家伙儿却是要用勘亭流的书法来重新写就孔侍中帖,这之中的意思很是明显。那就是要树立灜国书法的权威,想要狂妄的打到书圣王羲之的字帖。

        理想很丰满,打的算盘也是十分的响亮,但是在江岳的眼里面……却是无比的愚蠢。

        诚然,这叫做铃木的家伙儿在书法方面的造诣应该还算是挺高的,称之为灜国书法界的泰斗也没什么问题。因为灜国现在的书法界在江岳看来,根本就称不上真正的书法。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能够成为泰斗,难度都直接下降了不少。

        但是,拿着这样的书法造诣,和很华国近代很多的书法大师都没有多少的可比性。更不要和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叫板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