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0章 赛前 (2 / 4)
在进行了简单地调整之后,王乔就抓住晚饭前的这点空闲时间带着短跑组的5个人来适应场地。
按理说国家队的队员都应该是身经百战,对各项赛事,主要城市的场地都很熟悉。
不过这次短跑队却是例外,除了大学生队员胡霍有几年比赛经历,其他队员年龄最大的只有20岁,这个年龄的队伍不可能有很丰富的比赛经验。
他们有的应该就是过人的天赋和潜力,因为年轻,所以未来有很多种可能。
时间有时候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有的时候你还没有从一个年轻人的位置转换过来,有一天就突然发现自己不年轻了。
王乔就是运动员出生,他对这一点有深刻的亲身体验,所以把这几个运动员抓的很紧。虽然在指教水平上他没有底气和邹振、孙指导这样的知名教练相比,和蒋指导这个田径百科全书比起来就差得更远。
毕竟这些年自己都在学校当教练,在大多数大学当体育教练,平时做的工作和体育老师差不了多少。
哪怕是一个多次跟队的翻译,大赛阅历这个时候都要比王乔丰富,这方面王乔觉得自己就像是运动员里的菜鸟,对于很多新技术和其他国家的年轻队员情况都需要进一步熟悉。
不过王乔对于成为一名合格并且专业的教练倒是很有信心。除了没有现场的比赛体验之外,他在学校当教练的时候也一直在关注国内外田径动向。
当然专业能力只是对于一个教练的基本要求,王乔能这么快被人接受,并且在国家队站稳脚跟。除了他对于工作积极投入之外,其他方面就体现在做人上面了。
比如说这次在场的5个队员,他只对陆威一个人的成绩负责。不过他在平时训练的时候还是把每个人都看得紧紧的,不让任何一个队员有松懈的机会。
作为一个过来人,他很清楚年轻对于这几个队员意味着什么。现在的年轻人经历的东西自己曾经经历过,所以他绝对不允许这些队员因为教练的原因一辈子没有好成绩。
比如说遇到陆威之后,他一改本来在大学习惯粗犷指导方式,对于每个动作环节和这么做的原因都要掰开给陆威说的清清楚楚。
虽然陆威很多次都被他说烦了,但是体会到他真心为自己好的时候,也能忍耐着把他的话听完。
在平时训练的时候他也很关注队员的心理状态,接力队的替补队员温宁义论年龄,在接力队里的位置比较尴尬,替补队员相比于主力队员而言,总是在心理觉得自己和别人差点什么,其他运动员和教练在有意无意的时候可能因为说话不注意会刺伤到温宁义这样的年轻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