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震惊帝国的大礼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震惊帝国的大礼 (1 / 2)
        柏林选帝侯大街,因为是战时,无论国府政要还是一般职员,进出都必需接受军警极其严格的检查。埃里克·艾德里安今也来了这里,但这跟他平时去菩提树下大街办理公司事务不一样,而是受邀参加今举办的军械委员会的例行周会。按常例,每周三,隶属德意志帝国军需部的军械委员都会在警卫森严的参谋本部大楼的某间会议室里召开例会,讨论帝国迫在眉睫的广泛议题,涉及资源开采利用,装备研发设计,军械测试量产,财政开源造血,地理气候监测以及国民激情动态等等,包罗万象,不一而足。

        乌烟瘴气的会议大厅里,充斥着原生雪茄、葡萄酒和生鱼片的混合气味。那些平时极尽儒雅风度的绅士和贵族们突然摇身一变,俨然就是一个个库达姆街头巷尾赤膊上阵的二流子和流浪汉,在庄重严肃的议会大厅里各显其能,大打出手。这里有人正在昏黑地地高谈阔论,那里便又跳出一帮人面红耳赤地咆哮指责,有的干脆不顾体面地爬过人墙,撸起袖子跟反对方肢扭在一起。单挑的,群抠的,起哄的,劝解的……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如同帝国东西两线不可开交的战场气势。担负会场警卫任务的士兵们没有丝毫上前阻挠的意思,目中无物,岿然不动,抑或是看看热闹,听听吵架。显然,这种情况他们都习以为常了,换言之,这样的现象也不是士兵们能解决得了的。艾德里安找了一个靠墙角的位置坐了下来,掏出一根全新的雪茄烟费力的点燃后也悠悠的看起了热闹。

        “等着看,今你可能要被榨油了。”一位满嘴喷着酒气、干瘪精瘦的老头子将一根油光闪亮的手杖往腋下一夹,束了束黑色的领结,大大咧咧地坐在艾德里安身旁的空座上,似乎是自顾自地道:“我有一个非常可靠的内部消息,艾德里安先生,今的议题将是针对全国的资源分配,你旗下的矿业公司可开采的资源已经占到了全国的半数,这次肯定将难逃此劫了。”

        艾德里安没有理会,不用看,他知道这人是谁,德国刚刚冒头不久的本土新兴企业老板卡尔·本茨。不过艾德里安知道,现在的本茨汽车公司名气不大是因为整个行业都处于起步发芽的阶段,此时的卡尔·本茨只不过就是德国一位普通的巴登-符腾堡州的卡尔斯鲁厄人而已。遥远的后来,这个品牌逐渐为人们所知晓,直到成为这个行业的世界巨头企业之一奔驰公司。

        艾德里安的眼角不由自主地抽搐了几下,玛德,知道这次会出多少血。

        就在艾德里安还在思考着如何避免更大损失的时候,一位上校模样的军官在几名卫兵的簇拥下昂首阔步地进入了会场,并径直站立在主席台的正中。原本吵吵嚷嚷的会场慢慢安静了下来,那些刚刚还在为自身利益奋不顾身的绅士和贵族大佬们也开始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座位。人们开始井然有序,开始彬彬有礼,但仍有一位中年人站在一把空椅子前犹豫不决,因为那个牌子上的名字写的是‘埃里克·艾德里安’,不是他的名字,而他本身也没资格坐在会议中间的圆桌上。中年人环视四周,在角落里发现了眼下这把座椅的临时主人,艾德里安,是的,那是艾德里安。中年人连忙快步走了过去,不快哪行啊,整个大厅里上百号人都因为自己还站着,直接导致会议议程无法开始,他可不想让大家认定自己是破坏议会的罪魁祸首。

        “埃里克先生,您的座位在那,请您移步,这个位置留给我。”中年男子非常客气地指了指议会大厅中间的那个空座,礼貌地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艾德里安没有矫情,他本来也没打算坐在这个极易让人遗忘的角落里,只是刚刚进入会场的时候大家过于吵闹,懒得去硝烟弥漫的气氛中寻找一个临时的、也许还如同针毡的座位,他知道别的人会无意中帮他做好这件事,他的想法是对的,现在他终于可以去坐他应该坐的座位了。

        主席台上,上校的表情极其严肃,首先静静地等待埃里克·艾德里安落座,然后用他那双特有的、鹰一样的眼神扫视着全场。他显然不是一位寒暄高手,只端正了一下自己的帽服便直接进入了主题“先生们:1913年的全国产煤量是4.6亿吨,生铁3211万吨,原钢3422万吨……1914年的全国产煤量是4.2亿吨,生铁3342万吨,原钢4100万吨……”上校念完了手里厚厚的一沓资料后,喝了一口水继续道:“资源的分配问题,政府和有关专家已经通过了反复商讨,大家不必争来争去,蛋糕就这么大,考虑现在的西线战况,参谋部的计划是把原钢的配额向防卫和进攻性武器装备制造行业倾斜,民生企业,除了已有军品订单的继续生产外,其他企业今年统一减少额度,具体数据,会有一份详细的文件发给大家。”

        上校的话音未落,艾德里安身后的所有民生企业家便坐不住了。自战争开始以来,不过半年多的时间,民生企业的资源占比每2~3个月就会下降一次,当局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顾此失彼的做法,加上社会物质供给不断稀缺,很快导致物价随之飙升,民众的生活成本持续攀高。显而易见,资源的重新组合首当其冲的是大部份中、型民生企业,他们本来就举步维艰,长此以往,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势必无法维持,甚至直接被资本市场挤压出局。有记录显示,上个月就有数十家企业因此申请倒闭,并开始了破产清算。目前,市场供需矛盾已经日渐突显,许多大型民生企业已经处在原材料供应等米下锅而断断续续的境地,在必需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付出部份冤枉的员工工资来保有基础员工,拿钱不做事的现象已经出现。运行成本在不断加码,为了生存,个别企业不得不开始偷工减料或为产品附加成本费,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民众直接为战争埋单,这种情况在短时间内可以咬咬牙挺过去,时间过长,失业率不断上升,造成人为的经济危机,必将引起社会的恐慌,更可怕的是直接导致政府的信任危机,并让民众对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失去耐心。战争是绞肉机,战争是烧钱炉,战争也是科技的催化剂,依靠的是gdp、民族子弟与科技的支撑,换言之,打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就在会场上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上校命令士兵们把文件发给与会的各位企业家们。

        文件属于三级保密资料,袋口被印泥封得严严实实。

        当一组组分配数据呈现在民品企业家的面前时,整个会场便象炸开了锅。现实就是如此,他们的和平红利没有了,共享资源的日子也就此到头了。

        坐在艾德里安对面的都是帝国的军工巨头,很显然,幸运的平今必将彻底地倾向于他们,不需要唇枪舌战,不需要大打出手,他们就能稳操胜券,而他们今的到来仿佛只是为了收取一笔本该属于他们的欠债,他们现在是至高无上的债主。此时此刻,这些债主们并没有表露出明显的兴高采烈,也没有表露出明显的洋洋得意,因为他们懂得什么叫偷着乐,所以,他们只需要正襟危坐,只需要谦逊的微笑,整个会场,他们更象是一群最听话的孩子。艾德里安知道,这些老辣的军工巨头们在波诡云谲的市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伪矜持,所以,在他们的眼里,自己身后坐着的实际上就是一群富裕的乞丐,这些乞丐们的心正在忍受受着现实恩赐的煎熬。

        获取更多的资源才可能有更多的产出,战争能拖垮一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国民经济,也能造就特定的(武备)科技市场和(武备)明星企业,譬如那些帝国的军工巨头们。众所周知,那些所谓特定的科技和明星企业其实就是时代的怪胎。

        帝国的东西两线激战正酣,军工产品供需两旺,而随着战事的不断升级,武器装备只会趋向紧缺,不会过剩,这让军工企业再一次看到了血色残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