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风起云涌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5章 风起云涌 (1 / 4)
        李自成没有再说别的话。有一个片刻,他望着跪在地下的宋献策,既没有对他说什么责备的话,也没叫他平身。虽然来献策说出了许多使他大为扫兴的话,分明已经断定东征必败,但是军师的话确实都有道理。这时,他忽然看见,宋献策的两鬓上有了许多白发,下巴上也有一些白须,而三四年前,并不是这样的。自从崇祯十三年十月间宋献策到他的军中,不但向他献上《谶记》,立了非凡大功,而且在重要谋略上,在帮助他进行大顺军的新建制上,都献出了心血,非一般文臣可及。他想了一想,用温和的口气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也是出自忠心。快坐下,朕不会怪你。朕有重要话问你,快坐下吧。”</p>

        宋献策叩了个头,重新坐下。李自成紧皱双眉,小声问道:“军师,你是朕的股肱之臣。崇祯十三年,朕初入河南,正是困难时候,牛金星来到军中,紧接着你也来了,又接着是李岩来了。可以说是风云际会。几年来同心同德,共建大业。目前东征胜败,大业所系。你替朕拿个主意。”</p>

        宋献策看出来李自成的心中仿徨,仗着胆子说道:“请陛下拿出壮士断腕决心,传旨停止东征,三万人马在通州准备迎敌,三万人马回北京准备守城。”</p>

        李自成沉吟片刻,说道:“不行,此计朕不同意!”</p>

        宋献策不敢驳辩,胆怯地问道:“陛下有何睿见?”</p>

        李自成紧皱双眉,神情威严,小声说道:“献策!你想想,如今大军已经启程,天下臣民皆知,消息也已经传往长安,连吴三桂那方面也知道了。事已至此,不见敌而忽然退兵,自毁士气,自乱阵脚,自损声威,自古无此用兵之道,不仅见笑于今世,也将贻讥于后人。现在东虏方面,尚无确报,也许尚未出动。朕决定趁将士们因朕亲自东征,士气转盛,可以一战。倘若不乘此一战,士气再低落下去,想鼓起来很难,惟有在北京等着挨打。为今之计,应该趁东虏兵尚未来到,我大军迅速进到山海城下,迫使吴三桂向我投降;如不投降,就一战将其击败。然后,马上回师,与东虏决战。这是朕的主意,你看如何?”</p>

        宋献策不敢回答,只佯装沉思不决。</p>

        李自成知道局势确实危险,但又不愿停止东征,犹豫片刻,下定决心,说道:“献策,东征之举不能中止,一中止即葬送了国家威望,破坏了全军士气。在此情况之下,你用笔记下来,马上去办。今夜就完全办妥,将朕的谕旨迅速发出,不可耽误。”</p>

        “遵旨!”</p>

        宋献策走到陈设笔砚的桌边,打开墨盒,膏好毛笔,摊开一张笺纸,回头望着李自成说道:“请陛下谕示。”</p>

        李自成说:“你记清楚,第一件事,传谕保定刘芳亮,立即调集两万精兵,交谷可成率领,火速赶来北京,不可迟误!”</p>

        宋献策迅速记下皇上原话,复述一遍,随即停笔恭候。</p>

        李自成接着说:“传谕驻荆州权将军袁宗第,如左良玉在武昌无重要动静,望将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