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刺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刺秦
        荆轲提出刺秦的三个条件:一是要在燕国避难的秦国名将樊无期的项上人头;二是在燕国找一位少年勇士作侍童来配合自己行刺;三是要用徐三娘的青炉短剑。

        燕丹很诧异,他最意料之中的事没有发生,荆轲没有说,他最怕听到的事情荆轲一点都没有说。对待这位倾国倾城的女子,燕丹花尽了心思,而荆轲居然没有提到说是要和车骑完婚,这样的大事,难道荆轲没有想好如何给车骑一个很好的交待吗?

        燕丹想说些什么,但是他说不出口,对于车骑他真的很自私,似乎凌驾于国家社稷之上,善待近三千门客,他是为了图谋大业,为了抵抗强秦,但是,与车骑相比,仿佛她在自己心里的份量也很重。他沉迷于车骑的才貌,沉迷的不能自拔。这一次,他让荆轲去刺秦,除了确实相信荆轲可能会成功之外,他更多的是出自私心。他知道这是一个艰巨的的任务,成功的可能性极低。此时,他的心是矛盾的,他也知道荆轲如果不能成功,秦国第一个要攻打的就是燕国,但他也不希望荆轲能够成功,他希望荆轲不再回来,他要让车骑完全属于他,之所以让荆轲出发前见一下车骑,他其实是想让自己在车骑心中的形象更加完美,这样,荆轲死后,车骑会感激他,从而接受他,即使只是很短暂的时间,这也够了。

        当然,他的这些想法,荆轲是不会知道的,车骑更不会知道。在车骑的心目中,一直当他是恩人。十年时间里,他不求任何回报地照顾着车骑,其实,很多时候,车骑能感受到燕丹火辣辣的目光,只是她刻意回避,只当他是荆轲的好友,因为在她的心里只有她的齐国哥哥。

        此时,荆轲心里也是矛盾的。他很明白,就是自己成功刺死秦王,也绝对不可能逃出秦都咸阳,本来的自己了无牵挂,但临行前,燕丹带他见了车骑,让他不忍刚刚相逢,就又要经历离别之苦,也许就是永别,他最割舍不下的就是车骑,他想提出与车骑成亲,又怕自己一去不回耽误了她,害她孤苦一生。燕丹是个好人,也许只有他来照顾车骑,自己才放心。所以,他没有拆穿燕丹的谎言,也没有提到和车骑完婚,他想在自己离开后,由燕丹来照顾她。那样,自己也就无憾了。

        因为行刺所用的徐三娘短剑,要再加入刀风这道工序,这样会大大增加刺秦的胜算。这道工序只有燕丹的门客夷道能够完成,但加这道工序需要一个月时间。在这一个月中,燕丹特许荆轲搬去了燕园,也算是对他们的小小成全。

        一个月后,短剑工序完成。

        即将分开,虽然难舍,但荆轲绝非出尔反尔之人,忍痛告诉车骑自己要去给恩人燕丹办一件大事。为了让车骑有所期待,他告诉车骑自己很快就会回来,回来后就永远照顾她,再也不分开。

        这时的车骑已经有了身孕,荆轲此前的想法有了改变,他很庆幸自己和车骑有了骨肉,用自己的性命去报答这么多年燕丹对车骑的照顾之情也算是两清了,他起始没有想到,不管自己刺秦成功与否,最后的结局秦国都会攻打燕国,燕丹的面前也只是一条死路。他了解燕丹,圈养门客就是为了抵御强秦,所以他早早把车骑托付给身有残疾不能生育的侠士,侠士憨厚忠诚,他一定能够照顾好车骑和自己的孩子。

        这样,他毅然走上了刺秦之路。

        第一天,荆轲来到秦将樊无期的居所说明来意,用激将法使樊无期自取项上人头。这是要送给秦王的一份大礼,其份量足以当十座城池,可以大大增加了刺杀成功的可能性。这是荆轲自己的主意,由此引出了荆轲后人与樊无期后人之间多年的恩怨情仇,这是后话。

        第二天,燕丹从死牢中找来十二岁便杀人越市的秦舞阳,让他做荆轲的侍童,配合行刺,并答应他只要事成便赐百金,并免除他的死罪。

        第三天,门客夷道带来已经加入刀风的徐三娘的青炉短剑,这柄青炉宝剑虽短,但其威力却很大,能够在三尺之内,不接触人的肌肤用刀风便杀人于无形。

        第四天,易水河畔。荆轲告别燕丹和一众门客。本来高渐离和侠士也要随他一同前往,但是此时的车骑已有了身孕,荆轲自知回来的希望渺茫,所以特意交待侠士照顾好车骑,并要他们早早准备逃往百越。高渐离因为其妻刚刚生下一子,荆轲为了不连累他,特意赶在约定时间之前离开渡口,待高渐离到时,他的船已走远。

        第八天,秦都咸阳宫外。秦宫殿上下气吞万里,霸气十足,禁卫军杀气腾腾,骠悍异常。没有见过场面的秦舞阳心惊胆战,虽十二岁便杀人越市,竟然难以行走。在等候觐见时,因胆怯尿湿裤子,被拦在殿外。秦王有了防范,腰挎长剑上朝。

        中午午时,荆轲行刺失败,被乱剑刺死于秦宫殿上。子时,荆轲的尸身被悬挂在咸阳城墙上。

        第九天,高渐离乔装进入咸阳城,与鸡鸣趁夜色取回荆轲尸首,连夜回到燕国,将荆轲葬于易水边上,以一棵绒线花树为记号。

        半月后,秦军大举进攻燕国。

        秦军攻破燕国,燕王喜被杀,燕丹率众门客奋起抗争,燕丹阵亡,家眷全部被杀。侠士按照荆轲所留百越地图护送车骑一路南下,期间与高渐离失散,自此浪迹天涯。高渐离携家人找侠市车骑未果,离开燕国隐姓埋名,后到秦国定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