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问道 (1 / 3)
见场中微起波澜,玉真子轻咳了一声,就继续宣讲起来。而整个广场,也随着他那声轻咳,瞬间变得静可聆针。不管场上昆仑众修士做何感想,但对他们来说,宗主大人亲自讲道的机会可不多,若能从中学到昆仑道法的精要,那才是最重要的事。
刘轩就更不用说了,昆仑一派之主特意为他讲道,这种机缘说是百年难遇都不为过。虽然欠的人情够大,但想必收获也会更多。他可不会死板的拒绝这种机会,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谈得上还人情,了断因果。
玉真子讲道,确实比云心子更加深入浅出,虽然还说不上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但他对于天地法则的理解,确实不是云心子能相比的。因为境界的不同,云心子只能理解到法术的原理方面,而玉真子却已经触摸到了天地法则的层次,那是更加贴近天地本源的认知。
打个比方,全世界的人几乎都知道,一加一等于二。但是,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就没几个人能说的清了。据说,解决了这一数学难题的大数学家陈景润,仅演算纸就用去了数千张。这就说明了,再理所当然的事情,也有其极为深刻的天地法则存在。
玉真子讲道的内容,并未超出石纯粹所留的《昆仑术法摘解》太多,但是由他讲来,却给了刘轩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修行中的疑问,都因此得到了答案,而他原本深以为是的注解,却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虽然限于自身的修为,刘轩不可能对玉真子所讲的天地法则理解太多,但他对道之本源的理解,却跨出了一大步。比如混沌的由来、演化,以及混沌和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等等。
经历了去年嵩阳书院举办的百日祭礼,刘轩对于阴阳的理解,一下子就深入了许多。这也使得他,对玉真子此时所宣讲的阴阳本源论,体味更深。
虽说阴代表死,阳代表生,但却又不尽然。阴之极尽则为生,阳之极尽则为死。以前刘轩还无法理解这样的道理,但今天听了玉真子所讲的阴阳本源,他才忽然理解了,何为万事万物的一体两面。所谓的阴,并非是纯粹的阴;而阳,也并非纯粹的阳。或许,混沌中的一切,都不存在纯粹的阴阳,谓之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沉浸在玉真子的讲道中,刘轩不觉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身在何处。其实,也不光是他,就是在场的昆仑众修士,也都在如痴如醉的汲取着道法精要。
昆仑不愧是修行界道修之首,不但有各位道法精深的师长按时讲道,还有这灵气氤氲的修行福地,无怪昆仑门下高人辈出。
距离刘轩破入筑基中期,已经过了四个多月。在此期间,他不但将修为彻底巩固了下来,还随着外出历练,将心境也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由于他一直勤修不辍,而且所有灵气都能被他吸收炼化,所以此时距离他破入筑基后期,已经仅差一个小小的契机。
机缘这种事,很难说的清。就像刘轩这样的状态,如果他一直跟随自己的师父修行,只用水磨工夫来磨砺修为的话,可能还要半年时间,才会临近突破的边缘。但在他接连造访了两家宗门之后,却立刻就触摸到了。雷音寺、昆仑两派元婴修士的讲道,岂是等闲?这也不得不说,圈子决定人生。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圈子中,就会有什么样的际遇,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玉真子早已结束了讲道,但广场上仍有大部分弟子正在冥思静想。其中,也包括刘轩。对于这个就在他眼前的,城隍庙一脉的后起之秀,玉真子现在已经不相信所谓三年筑基的说法了。这可能吗?如果刘轩用了三年才筑基,怎么会仅仅过了一年,这马上又将破入筑基后期?
看来,这必是莫先生为保护他这得意弟子,才用出的手段。也难怪,除非是出身于昆仑、雷音寺这样的大宗门,剩下的又有哪个宗门,会不将之雪藏起来?三年?未准一年都不到,甚或是百日?想到这里,玉真子不禁被他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