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七十九章 兔死狐悲 (1 / 2)
路上,左耀华把他知道的情况说了遍,陆鹏这才知道庞炳勋的难处,据说从青岛撤过来的部队在莒县带跟日军干上了,驻守在附近的守军派了两个团过去接应,已经没有能力兼顾这边。
至于东面战场,日军已经达到了邹县,迫于日军的压力,在藤县以北,包括薛城以北的铁路交通已经被炸毁,东面通往临沂方向的交通也不顺畅,而且路途遥远,侧翼的部队很难快速支援过来,更何况他们现在自顾不暇,也不可能分出兵力来。
也就是说,这里基本上已经成为孤城,即便是知道有日军在这带活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想要破坏日军的阴谋,只能依靠他们这些人。
至于日军在谋划什么,左耀华也是知半解,根据秦远云的判断,多半是跟22集团军有关。
22集团军是川军部队,抗战爆发以后,将士出川,率先奔赴山西战场,出川的时候,部队携带的给养不多,沿途又得不到补给,自行筹集的难度很大,时不时的出现抢夺事件。
进入山西以后,情况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越发糟糕,由于得不到补给,加上自身武器装备落后,在日军手里占不到便宜,甚至是触即溃,士气落千丈,甚至打劫了晋绥军的军火库。
发生这情况,阎锡山大为恼火,直接状告到了委员长那边,死活也要把这支部队调走,委员长无奈,询问战区,居然被程潜口回绝,声称不缺人手,即便是缺,他们也能克服。
此刻的川军可谓声名狼藉,几乎没人愿意接收,在委员长无计可施的时候,恰巧白崇禧在场,知道五战区战事吃紧,而且李宗仁用人很有套,于是顺理成章的把这支川军要了过去。
第批到达山东的川军是45军,在月初到达临城,也就是后世的薛城,然后直接补充道藤县驻防。
这些对于陆鹏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的史料,左耀华当然不可能知道得这么详细,虽然知半解,不过说得全部对的上号,最后压低声音说道:“现在对外说是战区司令部出现了隐患,其实是有人怀疑川军出现了问题,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直得不到重用,甚至受尽冷眼,怨气很大,被日军抓住机会,策反了部分高级军官。”
“派胡言,简直是个放屁!”陆鹏骂了出来,很想把王铭章的事情拿出来说事,可惜现在不是时候,只好耐着性子忍住。
后世的人都知道,抗战时期,真正能打的部队不多,川军就是其中的支,很多就是留在了徐州会战的战场上,驻防在藤县的122师师长王铭章就是其中的个,很快被世人铭记。
川军之所以得不到重用,除了明面上的理由,恐怕跟韩大帅有着很大的关系,刘军长赶在韩大帅被枪毙的前几天去世,看起来非常“应景”,而且死因直都是个谜,其中的联系耐人寻味。
陆鹏不想评价什么,也不是为了给川军正名,只是有种兔死狐悲之感,想到川军马上就要流血牺牲,到现在还被人拿来当做遮羞布,忍不住骂道:“群混蛋,自己内部出了篓子,就拿自己人出来顶雷,川军刚到临城,接触不到核心机密,日军策反他们有什么用?再说他们跟这里相距这么远,即便是出了问题,也不至于舍近求远,跑到这里来接头。”
“话可不能乱说,小心祸从口出!”左耀华大吃惊,赶紧拦住陆鹏,压低声音说道:“陆队长,你这么说,可有证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