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3章 工商兴国 (2 / 5)
“大都督现在就要大规模发展教育?”郭世俊知道李自成办学的事,西宁除了女校,还有一所科技高等学校。
“大规模办学不可能,现在只能算是点点星火吧!”
后世的郭世俊,就是教师出生,如果让他从事教育,那是最好的选择,不过,他也知道天命军现在的财力状况,想要大规模办学,根本不可能,遂点点头,“我先看看,能把教材充实一下,也是好的。”
送走郭世俊,李自成心中的躁动已经不见了,与郭世俊的一番话,让他去除了心中隐隐的一丝孤独感,原本的他,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忘记这种孤独。
虽然何小米在一旁侍奉茶水,有些事情说得比较隐晦,但双方都明白对方的意思,这一刻,郭世俊已经不再是他的老师,而是他的知己,他的同志。
来到这个世界上,天主赐给一个知己,已经足够了!
网网推荐:
接下来的日子,李自成忙于授课的同时,抽空召见了蒸馏酒、玻璃、香水三个厂子的厂长,告诉他们,工厂要走规范化的道路,不能总是依赖军队的协助。
厂内的技术人员、工人的酬劳要及时发放,账务必须明白,做到日清月结,管理上也要上台阶,必须按照规律办事,不得随意使用军方的特权。
虽然李自成需要银子,力求让厂子的利润最大化,但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要让百姓受益,百姓手中有了闲钱,才会有购买力,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本地工业产品的销售。
尽管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必须一步步走下去。
李自成决定,逐步在西宁、兰州两地培育商品市场,减少对江南、京师的依赖。
他甚至希望,将手中的技术释放出去,让西宁的商人们参与发展工业,商人手中有钱,让他们参与到“工商兴国”的大计中,可以加快形成本地市场。
不过,想想还是放弃了,天命军要走“工商兴国”的路子不假,但现在的西宁和陇右,百姓极度贫瘠,才初步解决温饱,手中根本没有购买商品的闲钱,即便商人能制造出大量的商品,市场还在朝廷那边,本地的百姓受惠有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