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探黑龙会 (5 / 5)
仿佛是来到游乐园,而不是地狱。
院子很大,至少在陈典感觉是。在这个院子里,建筑物很少,大多是植被,已经各种石雕。这样一处院子,是非常有意境的地方,身在这样的地方,只感觉整个身心都得到熏陶,连带着精神也好了许多。而不是那种欧式的现代化建筑,带给人的只有烦躁,和快节奏的生活。唯一可惜的是,这是在夜晚,而不是白天,要错过许多景色。
不知不觉中,陈典来到一处建筑面前。这建筑一面打开着口,有一道栏杆,可以看见外面。在屋子下面,有一个池塘,池塘里有一处设计,有泉水不断的喷涌而出,如同一个小型喷泉一般。有竹筒在上方飘荡,石雕吐水,雾气升腾。在房间之中,一名身着和服的男子席地而坐,他的身前是一个小型茶几,上面摆满了茶具。只见他缓缓的烹饪着香茶,举手投足之间带着一种奇妙的韵律,给人以非常舒服的感觉。
日本茶艺,传承与中国,却被他们自己所发扬光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似乎感觉到了陈典的到来,那名男子依旧自顾自的动作,没有丝毫停下,甚至连头都没有转过来。他轻轻的一抬小茶壶,烧的滚烫的热水涌入茶杯之中,瞬间一股热气升腾了起来。
陈典没有说话,他缓步进入房间之中,换掉鞋子,席地而坐。
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却如同最熟悉的老朋友一般,面对面的坐在一起。没有丝毫语言,却也没有那种尴尬之感。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日本本土,但吸收了中国的茶文化,且具有日本民族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
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了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田珠光曾提出过“谨敬清寂”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动了一个字,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简洁而内涵丰富。“清寂”也写作“静寂”。它是指审美观。这种美的意识具体表现在“侘”字上。“侘”日语音为‘wa逼“原有“寂寞”、“贫穷”、“寒碜”、“苦闷”的意思。平安时期“侘人”一词,是指失意、落魄、郁闷、孤独的人。到平安末期,“侘”的含义逐渐演变为“静寂”、“悠闲”的意思,成为很受当时一些人欣赏的美的意识。这种美意识的产生,有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是日本社会动荡、改组时期,原来占统治地位的贵族失势,新兴的武士阶层走上了政治舞台。失去天堂的贵族感到世事无常而悲观厌世,因此佛教净土宗应运而生。失意的僧人把当时社会看成秽土,号召人们“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很多贵族文人离家出走,或隐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庵,过着隐逸的生活,创作所谓“草庵文学”,以抒发他们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积愤。这种文学色调阴郁,文风“幽玄”。
这一刻,男子像是文人一般,举止优雅,透过他的动作,可以看到日本文化的进展,然而陈典看到更多的,却是汉族文化的影子。
终于,一杯茶做好了,对方先给陈典满上,又给自己弄上一小杯。陈典举起杯子,在鼻子上面闻了闻,只觉清香扑鼻,下一刻,便一口饮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