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2章 别躲起来(求订阅) (4 / 5)
爱德华笑着,解释了很多,一个劲道歉,说自己不是有意这么做,又说默克也就是靠着自己在医药行业的影响力,才做到这种规模。
小老头爱德华因为促成强人汤合作的功劳,成为默克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专门发掘来自华夏的各种中成药。
玩中药,默克集团吃到甜头,一方面是药物带来的利润,另一方面是概念炒作,默克股价的提升,董事们对财务报表相当满意,默克已经从2018年的全球第三,升到了2021年的全球第二,仅次于辉瑞。
杨顺试探问道:“如果我说,我确实有抗肿瘤药物的一些心得体会,你想怎么做?像强人汤一样,继续合作?”
爱德华有点小激动,看看四周,压低声音道:“如果你不介意,那样最好。”
“可是我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营销渠道,EMA向我打开入欧通道,我为什么一定要找默克合作?”
“杨,先不要急着拒绝,默克对欧洲医学界的影响真的很大,或许我们可以提供更好的条件,比如对诺奖的运营操作。”
“开什么玩笑,我现在才27岁,谈诺奖有点为时尚早吧?科学是需要积累和沉淀的,我个人认为,只有在科学界德高望重的科学家,才有资格获得。”
杨顺摇着头,补充道:“我这不是华夏式的谦虚,而是很明白我自己的成就,不足以服众,我连PhD都不是。”
爱德华纠正道:“确实许多都需要沉淀,但仍然有年轻的天才出现在世人面前,最年轻的物理学诺奖获得者劳伦斯-布拉格,获奖时才25岁。创立量子力学的维纳-海德堡得奖时31岁。还有你们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29岁评为哥大教授,31岁获物理学诺奖……”
“OK,OK,别这么鼓励我,我有点适应不了。”
杨顺打断对方,哭笑不得,历史上确实很多30多岁的年轻科学家获奖,医学和生物学方面的也有,比如提取到胰岛素的班廷,第二年就获得医学奖,发现细菌基因重组的莱德伯格,DNA双螺旋之父,都是年轻的不像话。
但他能做出划时代的发明吗?
越是浸淫科学研究,他越觉得科学的深邃,广袤,知识如同海洋一样,无穷无尽,而人力是多么的渺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