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零五章 入川 (2 / 3)
这个防御计划规模宏大,思维缜密,已初步体现了李定国的军事才能。
按照李定国的设想和湖南全省的地形,在天策军拿下岳州后,将与长沙隔洞庭湖平原相望,进攻路线必然是溯湘江南下。
然而这条通道西边是广阔的洞庭湖与湘江水系的天然屏障,东边是崇山峻岭的湘东山地,两道天堑包夹着这条通道天策军的进攻方向选择余地并不多。
在这条通道上,又有由北向南的新墙河、汩罗江、捞刀河与浏阳河四条天然防线,不利于天策军的重武器与机械化部队的行动,而大部队在这一地区也难以展开。
在洞庭湖与东侧山地包夹之下,长沙以北有着四条天然防线,李定国认为只要合理利用长沙周边的有利地形,加之以正确的战术,完全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借着天策军进攻长沙的机会痛击之。
李定国对天策军做过了细致的研究,天策军是一支火力强大的纯火器部队,大西军很难在正面击败天策军。
所以他制定了“后退决战,争取外翼”,“化路为田,运粮上山”的作战策略。
为此,张献忠给他调拨了五万人马,并征调湖南全省四十万民夫供他听用,历时三个月,该计划已布置完成。
正是有了此计划,张献忠的大西军才能从容撤退。
李定国的这个作战计划,总体上看有些像历史上中日长沙会战时,总指挥薛岳制定的作战策略,即“天炉战法”。
最大的不同是,双方的技术代差比历史上中日之间的代差更大,不过李定国的诉求与薛岳不同。薛岳是要重创日军,而李定国则是为迟滞天策军。
湘江是湖南境内除长江外最的一支河流,在后世筑坝蓄水后,已可通行千吨以上的船只,在本时空天策军海军战舰吨位最小的海警战舰也无法通行。
虽然现在是丰水期,最多也只能通行五百吨左右的船只,新墙河、汩罗江、捞刀河与浏阳河的水位更低。
所以天策军的后勤物资转运,一是靠加装了马达的木质帆船;二是靠机动车辆;三是靠四轮马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